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第961章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574981 2130 2024-05-27 01:44

  联队长整了整自己腰上的武装带回答:“不管八路军有什么心阴谋。”

   “只要防御阵地上有反坦克炮跟速射炮,他们装备的战车就别想讨到便宜。”

   “没了战车掩护,普通步兵再多也冲不破我们的火力网。”

   “他们不进行炮火准备正好可以保住我们的阵地,等反坦克部队摧毁八路军战车,士兵们就能依托阵地给八路军进攻部队以巨大杀伤。”

   “没啥好担心的,按计划行动就行了……”

   …………

   “轰隆隆……”

   巨大的轰鸣声中,六辆战车带着几百步兵浩浩荡荡杀向日军阻击阵地。

   双方相隔还有两百米时,战车突然减速,正等着他们往自己炮口上撞的小鬼子反坦克炮炮手非常气恼,恨不得直接把反坦克炮推到他们面前开炮。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手里的反坦克炮是炮,八路军装备的迫击炮也是炮。

   只要他们赶提前暴露,八路军一定会集中迫击炮盯着他们炸,不给他们开炮机会。

   有人说敌我双方相隔两百米时反坦克炮也能开炮……

   情况确实如此,但射击准头太差。

   四门反坦克炮同时开炮,能有一颗炮弹命中目标就不错了。

   一旦他们开炮,反坦克炮位置就会被八路军迫击炮锁定,几十上百颗迫击炮炮弹呼啸而至,就算他们有战壕当掩体也活不下去。

   而他们所取得的战果仅仅是一辆战车,太吃亏。

   等八路战车部队冲到阵前一百米再开炮,反坦克炮的命中率会直接增加到八成,一轮射击最少能干掉三辆战车,要是运气够好,干掉四辆战车都有可能。

   这么一来,哪怕四门反坦克炮全被八路军用迫击炮摧毁小鬼子也不亏。

   毕竟他们驻地还藏着三十几门反弹克火炮跟速射炮。

   如果真一门反坦克炮换八路军一辆战车,翼中第六军分区装备的战车全被摧毁,他们手里的反坦克火炮都打不光。

   面对突然减速的八路军战车部队,鬼子反坦克炮炮手虽然很着急,但并没有轻举妄动。

   “轰轰轰……”

   就在这时,一串迫击炮炮弹突然光临日军阻击阵地。

   火光飞溅,不少已经做好迎战准备的小鬼子在爆炸中丢掉性命。

   “隐蔽……”驻守这里的鬼子中队长赶紧叫道。

   “好狡猾的八路军,趁我们全部进入阵地后突然开炮,炸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如果他们想以这种办法突破防线,杀进驻地,那就太小瞧我们了。”

   包括日军联队长在内,所有遭到攻击的小鬼子都是这么想的。

   总攻前进行炮火准备,日军都躲在掩体里面,给鬼子造成的杀伤肯定非常有限。

   进攻过程中突然对子君阻击部队实施炮火急袭,那时候的小鬼子全在地面阵地作战,没有准备,肯定能多杀伤不少人。

   殊不知这都是黄宇的障眼法。

   日军防线被炮火覆盖时,跟在战车后面的进攻部队也没闲着,以排为单位帮飞雷炮部队布置阵地。

   五分钟后,二十五门飞雷炮全部昂起比腰身还要粗大的炮管。

   磨盘大小的炸药包同时被炮手放进炮管,做好射击准备。

   “轰轰轰……”

   进攻部队中间很快响起一串爆炸,二十几个炸药包被火焰推出炮管,飞上天空,再以肉眼可见速度翻滚着朝日军阻击阵地飞过去。

   那里仍被炮火覆盖。

   但迫击炮杀伤力有限,除了第一轮炮火急袭,后面炮弹很少杀伤战壕里的小鬼子。

   “轰隆隆……”

   二十几个炸药包相继落地,剧烈的爆炸就跟打雷一样在战场响起。

   橘红色火球从地面腾空而起,在几十米高空形成一个个巨大蘑菇云。

   炙热的气浪跟强大的冲击波席卷着尘土跟硝烟迅速向周围蔓延。

   哪怕小鬼子趴在壕沟里,只要距离弹着点没有超过三十米,都会受到冲击波影响。

   严重一点的当场被震碎内账,轻一点的则被震晕过去,暂时失去战斗力。

   “轰轰轰……”

   战车后面再次响起一轮爆炸,火焰从炮管喷涌而出,把炸药包推上天空。

   “轰隆隆……”

   侥幸躲过第一轮炸药包攻击的小鬼子还没从惊愕中反应过来,第二轮炸药包已经从天而降……

   …………

   日军联队指挥部。

   联队长也听到这一长串爆炸声,不顾警卫阻扰,直接爬上房顶朝爆炸传来方向看过去。

   夜色掩护下,炸药包爆炸产生的火球特别耀眼,联队长看一眼脸色就变得惨白,然后整个人就开始颤抖,说话都变得不利索起来。

   “是飞雷炮……”联队参谋长失声叫道。

   “长官,我知道八路军为什么进攻前不进行炮火覆盖了。”

   “他们想用飞雷炮攻击我们。”

   “飞雷炮近距离射击威力比山野炮大得多,就算我们的反坦克炮藏在掩体里面,八路军也能用飞雷炮大量杀伤反坦克炮炮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