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秋日行

第495章 战起13

秋日行 无倚 2122 2025-06-27 12:53

  皇上亲征,越家满门忠烈,“擒瑞景,保梁宁,百姓安居乐太平。”

   这样的口号在梁国迅速传开,老百姓同仇敌忾,纷纷声援,保卫梁国的气氛达到顶点。

   越冬、越武率先从小米那儿得到消息,各自率军奔赴裴秋驻守的边防营,然后集中力量对北周国发起猛烈的进攻。

   他们必须拿下这一块边境线,才能更好的寻找裴秋、阿春。

   没有人会想阿春生死未卜,没有人会想重伤的裴秋会有不测,在所有人的心里,她俩一定安然无恙!

   而他们要尽快拿下这一块,争取救援时间。

   北周国没想到,越冬、越武居然离开他们所守的防线,集中力量攻打这不毛之地,且打得不死不休!

   一时间他们被打的人仰马翻,只能退守。

   而越文自接到小米的传信,看到小米写的信上留有泪渍,他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他被救醒后想着阿娘信里写的配方,知道阿娘是为了那些无辜受难的老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阿娘也深知梁国的粮草快供应不上!所以,她才以身涉险潜入北周国,取得配料。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场无休无止的战争,让百姓们重获安宁。

   于是,越文挣扎着坐起身来,颤抖着手写下 几封密信发往各处。

   越冬、越武率军攻下这片不毛之地,就不再攻打,一边沿着江河线找寻裴秋、阿春,一边采取硫磺矿。

   与此同时,北周国也发起全面进攻,大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铁蹄踏过之处,尘土飞扬,战鼓震天。

   他们气势汹汹,毫不留情地逼近梁国边境,要将梁国纳入他们的版图。

   面对北周国的猛烈攻势,梁国军队只能一再退守,战场形势岌岌可危。

   各处告急之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紧张而混乱的战争画卷。

   在梁国的边疆重镇,烽火连天,狼烟滚滚,警报声不绝于耳。

   守城的将士们脸色严峻,紧张地注视着城外不断逼近的敌军。

   而在梁国的腹地,百姓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们聚集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他们担忧亲人的安危,担忧家园的安危,担忧梁国的未来。

   同时,各个战场也传达了告急的消息。有的战场已经失守,有的战场正在激烈交战,有的战场则处于胶着的状态。

   每一份告急的消息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让人们感到形势的严峻和紧迫。

   这些消息交织在一起,悲壮而紧张!但同时也奏响了梁国军民共同抵抗外敌的壮丽乐章。

   梁国的街头巷尾,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壮与坚定。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却带不来一丝温暖。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那是战争的气息,它无情地侵蚀着这片土地和人心。

   田间地头,稻谷金黄,本是收获的季节,然而此刻却成了送别亲人的战场。

   老农们放下手中的农具,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们紧紧握住即将出征的儿子的手,或是丈夫的衣襟。

   年轻的男子们身着战甲,手持长矛,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决然。

   他们都知这一去,可能生死未卜,但为了家国天下,他们义无反顾。

   他们告别亲人,踏上征途,身影在尘土中渐行渐远。

   街头巷尾,妇女们、老人和孩子们纷纷聚集,他们手持红绸、白布或是献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为出征的将士们送上最后的祝福。

   空气中弥漫着悲壮的氛围,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因为小皇上亲征,越文一家老少全都出征,满门忠烈。他们都不畏生死,不惧强敌,只为守护家园,保卫梁国。

   这种勇气和担当感染了每一个人,让人们为之动容。

   在梁国的土地上,老百姓们都以越文一家为榜样,他们看到了越家满门的忠诚和勇敢,也看到了越家为家国天下所付出的努力,这也激发了他们内心的勇气和决心。

   因而,越家不仅是老百姓的榜样,更是他们的信念。老百姓们都坚信只要有像越家的坚定,有越家指领,就一定能够战胜外敌,保卫家园。

   越文他们千里奔袭,穿越崇山峻岭,跋涉在崎岖不平的山路。

   烈日当空,汗水湿透了他们的战袍,却无暇顾及。他们忍受着饥饿和疲惫,终于抵达边境。

   越文呆呆地站在裴秋的营帐中,目光空洞地扫视着四周。

   阳光透过缝隙,斑驳地洒在空无一人的床铺上,灰尘在光影中起舞,孤寂而清冷。

   角落里,有个水瓶上还插有几支野花,但花早已枯萎,只有几片干瘪的花瓣挂在枝头。

   越文动了动,缓缓走到简易的床铺前,手指在床单上无意识的画着圈,指尖似乎还能感受到阿娘留下的温暖。

   阿娘的梳子静静地躺在枕头边,梳齿间赫然留有一根银丝!

   越文震惊的看着那根银发,眼眶微红,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泪水还是不听话地滑落,连绵不绝的滴落在地面上,发出细微的“滴答”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