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长安一小吏

第53章 短暂的面圣

长安一小吏 唐横刀 2142 2024-06-06 09:41

  简单的吃过晚饭之后,秦楷在院子中散步,那名名为春宫的侍女常伴左右。

   秦楷让她走她都不走,这让秦楷相当无语。

   无聊了,秦楷对着黑夜中喊道:“要不出来聊聊天呗?你在这都待一天多了,放心吧,我不跑。”

   一直静守在黑夜中的冷南贲没有回话,盘坐着,似乎在吸收日月精华一般。

   秦楷觉得着实无趣,就进了房间,再次强势赶走春宫,以免自己把持不住。

   正月十六。

   元宵热闹未散,便迎来了大唐今年的头等大事。

   三场国比!

   开元元年末那场大妖案,引来了许多江湖侠客,但也被劝退很多人。

   但他们刚离开长安没多久,便又传来了三场国比的消息,所以纷纷返程。

   文武意气三场国比,目前已经知晓,大唐文比者,竟然是那位玄武山的陈下山。

   道门魁首,乘风道人唯一的亲传弟子。

   任谁不想见识这位乘风道人的亲传弟子,是何等风采?

   所以城外,天地坛今年格外的热闹。

   天地坛,每年年初,大唐皇帝便会亲临此处,祷告天地,为百姓祈福,求来年风调雨顺。

   而三场国比,便设置在此处。

   天尚未全亮,大唐的文武百官已经陆陆续续的来到这里等待祭祀的开始。

   不仅他们,江湖人士也齐聚于此,附近便于观战的山头大多被这些江湖人士包揽。

   同时,也能一睹那些朝廷重臣的风采,正是这些中枢之人,才能维持大唐这庞大的帝国。

   当然,他们更想看看那位大唐军神,大唐六位二品之一的姜王。

   那些个文臣只会卖弄辞藻,不适合江湖豪情,他们江湖人,只敬佩那位大唐军神。

   而秦楷今晚根本没睡好,因为天还没亮,就被李灵山拉着进了城。

   于天微微亮时,抵达皇城宫门之外。

   在这里,秦楷终于见到了那位越亲王,四十来岁的模样,膘肥体壮,十足的富贵范。

   主要还是他身上那件蟒袍,特别刺眼。

   “随我去见陛下。”越王沉声对秦楷说道。

   秦楷卸下三把横刀,交由李灵山,然后跟着越王走进了宫。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这片巍峨的建筑群,在朦胧之中,宫道两侧,五步一人的白家天策府兵,个个犹如天兵一般,威严无比。

   经过那条漫长的宫道,秦楷看到了那座金銮殿,金碧辉煌,犹如初升太阳般耀眼。

   而登上金銮殿的台阶,便是天梯。

   秦楷听说,有的人走了一辈子,都没有走到那座大殿的门前。

   “等你胜了那北蛮子,你就有资格进入那座大殿了,听灵山说你还是离渊之战的辛存者?那样的话,恐怕京畿兵权任意位置,都得任你挑选了。”

   越亲王看着向往金銮殿的秦楷说道。

   秦楷微微一笑,他是向往那座大殿,因为它代表的是权力!

   而现在他秦楷,缺的就是权力,从前他不奢求权力,只想过好自己。

   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接踵而至,让他不得不去想权力这种事情。

   就比如越王这件事,他秦楷如果不是梅花县捕头,而是更大的权力拥有者,越王还敢这般肆无忌惮把他抓走吗?还敢拿他家里人威胁他吗?

   一年前他有选择的机会,但他的选择是逃避,心想着只要蝼蚁够小,也就不会被大象注意。

   在越王的带领下,秦楷往御书房走去。

   小皇帝很勤勉,已经早早的起来开始了早课,授课的是帝师魏晋。

   按理说,十八岁这个年纪,早该亲政,也就不需要早早的起来上早课。

   但小皇帝的如今有些特殊,毕竟大多数事物的决定权,依旧在他那位垂帘听政的母后手上。

   不过小皇帝很少抱怨,依旧上着母后安排的早课。

   日复一日,雷打不动。

   陪伴小皇帝上课的,是那位乘风道人的亲传弟子。

   一个小太监轻轻的走来,“陛下,越王爷到了。”

   小皇帝喜笑颜开,放下手里的兵部策论,对着老师说道:“国比在即,朕让叔叔带来了武比人选,老师也一并看看?”

   魏晋笑着点了点头,他也想看看那位越亲王以性命为担保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越王带着秦楷走进了御书房,二人同声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小皇帝笑着给二人看了座,一副平易近人模样。

   秦楷刚才差点就下跪了,但突然想到本朝除开大礼,就算见到皇帝,也不用行跪礼。

   君臣议事,相对而坐。

   这个世界虽然和曾经秦楷熟知的世界有些出入,但大抵上是相同的。

   跪礼乃是蒙元之后才盛行,以彰皇族尊严。

   小皇帝本以为王叔挑选的会是个人高马大的家伙,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个年轻人。

   “你叫什么名字?”

   秦楷:“回禀陛下,臣名秦楷,祖籍宛州,八年北境军旅,去年回京任梅花县捕头。”

   听到这个名字,一直淡定自若的魏晋魏帝师被茶水呛了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