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顿时明了 ,老夫人又要拿出新的赚钱法子了!
顺子抢先问道:“老夫人,能不能先往南梁那边运一批货。那边富人多,不差钱!”
梁掌柜顿时不乐意了。
“老夫那鱼满仓还在京城呢,来吃饭的有钱人更多,可不能都给他。”
“别争了,都有份!
鱼满仓的大厅里可能不会配置,但是雅间和后面的书阁是必不可少的。”
乔欣已经决定了,在南梁就推行贵族茶道。
不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多么?
那多办几场茶话会,来参加的人一定要身份高贵,有地位,家中富有才能入场。
给他们提供精茶,活水,活火,妙器,怎么稀缺怎么来。
到那里喝的就不是茶了,而是形象和脸面。
这样才能彰显那些人的身份和地位,这样才能让他们与“凡夫俗子”区分开来。
至于京都么,既然儒士, 学子多,也好办呀!
推行雅士茶道!
不是都讲究高雅,有所咏怀么?
行!
那就茶诗写起来,茶戏唱起来,。
三五好友,以茶会意!
至于能从这品茶中悟出点什么,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到时候有意的让人引导他们作诗,再让人特意收集起来,集体出版歌雅集。
给足了那帮文人骚客的体面,自己的小茶馆绝对日日高朋满座........
谁规定茶道只有一条路可走?
日后茶叶产量上来了,深入千万百姓家中,那不是还可以创造一条世俗茶道么?
就在乔欣勾画新的商业蓝图时,孟会长那里也在进行一场商会内部的交流。
大家的反应很大,充满了不解和惶恐。
大家听了孟会长带回来的消息,大多数人都是支持第一个方案,不假思索的选择把茶叶变现,银子落袋为安!
“会长,咱们还是直接出售吧!五五分实在是风险太大了。”
“是呀,若是五五分,谁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的,一切还不是他们说的算。咱们怎么能和乔家比?”
“虽说知州大人官声不错, 可财帛动人心,生意上的事谁说得准?”
这真的不怪他们, 大伙的身价小,底子薄,已经为此事背了一身的债,实在是赌不起。
孟会长并未吭声,遣散众人之后,看向坐在上首一直未曾开口的吴县令,希望他能拿个主意。
自己不了解乔家,可吴县令是从乔家走出来的人总比自己了解。
经此一遭,他再也不敢小看自家县太爷了。
都怪对方上任时太低调了,明明是知州大人的心腹,却丝毫不张扬。
吴县令这段时间在安华县的所为,他都看在眼里。
对方并非是那种鱼肉百姓,贪得无厌之辈。
这项买卖若是成了,对县令自己也是百利无一害的。
“大人,此事你如看?”
吴县令脸上的笑很客气,言论却是疏离:“生意场上的事, 本官不懂,没法给你们好的建议!”
孟会长一时急了,生怕吴县令真就此撂了挑子。
这后续的事若是没有了吴县令继续打头,府衙里的那些人认识他是谁呀?
“大人,以前是草民有眼不识泰山,若有得罪之处,还请你见谅。
此事你老可别不管呀,安华县的父老乡亲们都等着银子买米下锅呢。
草民请求大人指条明路,无论结果如何,后果草民愿意一力承担。”
吴县令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笑着说道:“也罢,都是为了安华县百姓的生计。若是本官自己的生意,那肯定是选五五分成。
可眼下关系到无数人的活路,本官是不懂做生意,但是本官信的过老夫人的人品。
你若仔细打听一下就知道了,老夫人做事是极有原则的,不喜欢做那黑白通吃,断人生路的恶事,她喜欢双赢。 ”
孟会长露出疑惑的表情。
“双赢?”
“对,双赢,也许乔家占大头,但是绝对不会让为他做事的一方,连口汤都没得喝。
京城王家知道不?”
“那谁不知道,北王南萧那可都是最近几年声名鹊起的大商贾,富可敌国了。”
吴县令压低声音,语气平和轻缓。
“据本官所知,王家就是搭上了老夫人,这才一飞冲天。”
孟会长将头猛的一抬起,不可置信的说道:“此事当真?”
吴县令笑了笑,侧身端起茶杯。
孟会长顿时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王家呀, 在大景谁不知道王家?那是拔根毫毛比他们大腿还粗的存在,居然在为乔家做事?
谁不想拥有王家那样的财富?
孟会长甩了甩脑子,坐 什么美梦呢,眼下的危机还未解除呢!
他对吴县令的想法是心动的,商会其它成员既然不赞成, 那眼下只有一个办法了!
安华县第二次茶商会召开,孟会长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
“会长,你真要如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