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大龄侍妾的复宠日常

第22章 入宫

  “哈……啊。”这是苏棠一上午打的不知道第多少个哈欠。

   陆路换水路,水路再换陆路,愣是走了一个多月还没到京城。每天就这么坐着,感觉屁股都能生疮。

   “姨娘,弟弟怎么还不醒?”

   一身粉小褂,头戴两朵珍珠珠花的奶团子姩姩好奇地看着摇篮里的婴儿,用小短手轻戳婴儿的脸。

   从出生到现在快三个月时间,仇锦月难产生下的孩子已从一张小脸皱巴巴慢慢变得白净起来。

   虽然还是瘦小,但精神状态好了不少。

   叶舒云和府医确认过他的身体状况之后,决定把他一起带上京,正好让宫里的御医给他调养身体。

   这孩子出门之后哭得厉害。叶舒云本来身体弱,再加上舟车劳顿,已是精神萎靡,自顾不暇,她又不放心只由奶娘看着孩子。

   苏棠不得已时不时帮着哄孩子。

   可能是因为她救了这孩子,这孩子在她怀里还能安静些,最后干脆就让这孩子跟她一个马车。

   幸而换尿布,喂奶这些事情都有奶娘操持,不然苏棠也受不了。

   “弟弟睡觉才能长高,姩姩小时候也睡这么久。”苏棠耐心解答姩姩的困惑。

   这马车走的都是大路,不会太颠簸,轻微的摇晃就像个天然摇篮,还挺适合小婴儿睡觉。

   因为萧景榕没取,这孩子到现在也没个名字。

   苏棠把一根手指伸进孩子的手心,孩子的小手蜷缩着握住。

   生命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吁——”马儿一声长啼,马车停了下来。

   又到了一日一次的“放风”时间。

   姩姩走路已经很稳了,奶娘把她牵下马车,四处走走看看。

   苏棠也迫不及待想下去松松腿,再这么坐下去真废了。谁知她刚踏出马车门半步,身后那小祖宗就哭了起来。

   这怎么还装了感应器不成?

   苏棠不得不回身把他抱下来。

   果然一抱就不哭了。

   她走下马车,正好看到了从另一辆马车下来的文氏。

   文氏看着她先是笑了笑,随后看到她怀里的婴儿有一瞬凝滞。

   苏棠无奈,抱着孩子朝她走过去。

   “你想抱抱他吗?”

   文氏摇头,甚至后撤半步,好像苏棠手里是个什么洪水猛兽。

   “他不咬人。”苏棠将婴儿的襁褓往下扯了扯,露出一张完整的小脸。

   婴儿吧唧着粉嘟嘟的嘴巴,眼睛里充满着对外界的好奇。

   文氏伸出手,用手背轻轻蹭了蹭婴儿的脸,又马上跟触电似的拿开。

   “可爱吧。”苏棠怕孩子受风,又给他盖了回去。

   文氏稍稍松了口气,乖乖点头。

   苏棠也是真心希望文氏和仇锦月之间的种种抵牾能随着仇锦月的离世彻底烟消云散。

   无论是憎恨也好,愧疚也好,都不该再继续困扰着文氏和这个新生命。

   转眼放风的时间结束,苏棠不得不再次启程。

   可能是知道他娘用命换他活着,这孩子还算争气,一路都没怎么生病,也就中间有几天流鼻涕。

   一行人就这么顺顺利利到了京城,在别院跟着宫里的掌事姑姑学了两天规矩。

   苏棠从掌事姑姑口中得知了这个朝代皇帝后宫的位份划分。

   从上到下依次为:皇后,四妃,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小仪,宝林,御女,更衣。

   这么看她也不算是最末等的嘛。

   赶着吉日,叶舒云一身盛装,从正门入宫,参加了浩浩荡荡的封后大典。

   苏棠和文氏则是从偏门进去,跟着引路的太监到了昭庆宫。

   她只是才人位份,没有资格独居一宫主位,所以和文氏同居昭庆宫。

   不过昭庆宫比较特殊,前边是主殿,后边用围墙另隔了一个院子,中间由一拱门连接。

   这个隔出来的院子叫鹤羽轩,也就是苏棠往后的住所。

   鹤羽轩比苏棠在王府的院子还要大不少,院子另有一后门可以进出,不必经过昭庆宫的正门。

   所以其实可以算是跟昭庆宫独立出来的一块地方。

   苏棠对这个新住所还是很满意的。

   “才人,这宫殿真是气派。”沉鹭在苏棠耳边低声赞叹。

   苏棠就带了她一个丫鬟进宫。

   进门之后有几个宫人给苏棠跪下行礼。

   “奴婢给苏才人请安。”

   苏棠扫过去,共有宫女四人,太监两人。

   跪在最前面的宫女稍微年长,但瞧着也不超过二十的样子。

   “都起来吧。”苏棠示意沉鹭拿出一些赏钱意思意思,“你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我不会为难各位。”

   “多谢才人赏赐。”几人躬身相谢。

   姩姩对这个新住所也是颇为有兴趣,苏棠陪着她东瞧西看,逛了好大一会儿,才总算歇住脚。

   苏棠长途跋涉,再没了精力,几乎是收拾妥当之后倒头就睡,一觉到第二天。

   “才人,今日六宫请安,奴婢伺候才人梳洗吧。”说话的是昨天那个年长的宫女,苏棠给她赐名时鸢。

   因为沉鹭对宫里的事务还不够熟悉,所以这些事情暂时都由她经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