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第354章 吕布之危

  因为高顺离开的时候,张与就提醒过他,吕布可能去了豫州投奔袁术。

   因此,高顺也就直奔豫州找吕布。

   但豫州和青州之间,正好隔着兖州。

   而高顺是吕布旧将,又带了大军,自然不可能光明正大从兖州的地盘过去。

   再加上他们还得带着粮草。

   因此,高顺只好率军避开城池,白日休息,夜晚赶路。

   好在张与的推测没有问题。

   高顺翻过泰山郡后,就得知了吕布的具体位置。

   而后,他率军从鲁郡绕到沛国和梁郡,这才赶到了吕布和曹操交战的陈郡。

   十月六。

   秋高气爽。

   想着前方不远,就是吕布驻扎的阳夏城。

   高顺也难得有些放松。

   反正都这时候了,他也不担心行迹暴露。

   派了斥候去阳夏给吕布报信后,高顺就直接带着士卒光明正大的从官道走了。

   然而,就在距离阳夏十几里的时候。

   高顺派去池阳报信的斥候却疾驰而来,远远就高声喊道:

   “报!高将军!阳夏陷落敌手!曹操正率军追杀池阳王!”

   什么?!

   曹操正追杀将军?

   高顺闻言大惊,忙叫停了大军。

   恰好此时斥候也驭马到了高顺面前。

   心知高顺想要的信息,斥候也不等高顺问话,就急声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一股脑吐了出来:

   “高将军,今日曹操率军强攻城邑,一个时辰前,阳夏城破。

   池阳王与曹操在城内厮杀。

   据逃出来的小卒说,池阳王率军往南边的新平去了!”

   知道吕布的去向,高顺当即便道:

   “留五百士卒押送粮草往南去!其余将士跟我走!”

   只见高顺轻荡马缰,胯下战马就极通人性的撒开了四蹄,往南而去。

   黑色战马如同一团乌云般,飞速驰骋在官道上。

   而刘备给高顺的士卒,也不是乱给的。

   这些士卒原本就是高顺一手训练出来的,对他的命令自然是高度服从。

   因此,高顺令毕,大军立刻就分成了两部分。

   只见前面的两千余士卒,毫不犹豫就跟上了高顺。

   而后面的五百士卒也将粮草围在中间,警惕的跟在后方。

   与此同时。

   新平城北二十里,吕布陷入了危局。

   只见吕布和曹操麾下的夏侯惇、曹仁、徐晃、于禁四人纠缠在一起。

   他身边不远处,张辽和徐荣也是打的难分难解。

   然而。

   相比起吕布麾下那点士卒,曹操麾下的大军则是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

   铁蹄声、金戈声,厮杀声震天动地,浓郁的血腥味儿熏得人直泛恶心。

   “将军!我们中计了!纪灵根本就没有在这里设伏!”只见张辽怒火中烧,对着吕布所在的方向嘶声大吼道。

   纪灵,号称无双上将,原本是袁术麾下第一战将。

   只不过。

   这个第一在吕布到来之后,就变了味儿。

   虽然说两个月前,吕布率军投靠袁术,跟袁术一起出兵打曹操。

   而袁术也率军到了阳夏,亲下战书。

   但实际上,袁术下完战书就走了。

   他直接将阳夏城挪给了吕布,让吕布和纪灵直面曹操主力大军。

   至于纪灵?

   不知是跟吕布不对付,还是得了袁术授意,总之,纪灵只要打仗,就往后缩。

   后面甚至还直接率军退到了新平城。

   如此一来,曹操所有的手段计谋,就全往吕布一人身上招呼!

   大军几次正面开战,吕布方损伤甚重。

   而吕布自然不能接受自己被人当炮灰使。

   所以,没过几天,他就直接提着方天画戟去了新平城,找纪灵商议战术。

   也正是那场商议,两人最后达成了共识:

   吕布率军在阳夏城对付曹操,伺机佯败,弃城而逃,引诱曹操追兵到新平城北的山谷中。

   而纪灵则会率军在谷中设伏,等吕布反杀曹操大军时,出兵相助。

   也正是因此。

   才会有今日吕布‘战败’,弃城而逃之事。

   但没想到。

   吕布按照约定,率军到了这里,都反杀纠缠曹操大军好一会儿了,都没有见到纪灵大军的半个影子。

   而吕布能将曹操大军引到这里,自然是付出了血的代价。

   先前的攻城,以及双方在城内的厮杀,吕布麾下的士卒已经去了四成。

   若非如此。

   曹操也不可能将麾下五员战将都派出来,追杀吕布。

   毕竟。

   这五人可是曹操武将阵营的半壁江山啊!

   最开始的时候。

   别说吕布,即便是张辽也觉得,纪灵可能只是反应慢了些。

   因为吕布和纪灵现在是盟友。

   纪灵出卖他们图什么?

   若是他们死了,而阳夏又丢了,那也是在削弱袁术的实力。

   但直到吕布大军完全撕开曹操大军,双方拼杀了好一会儿,纪灵都还没出现。

   张辽这才意识到了不对。

   而纪灵没有按时出现,吕布自然也有怀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