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第3章 谋圣之后

  他伸手扶起刘备,缓缓开口:

   “大汉始于高祖,据关中而定三秦,拢诸侯而抗霸王,统北方而得天下。”

   “后兴于光武帝,起南阳而攻长安,出河北而收幽州,领关中而平陇西,终川蜀而兴大汉。”

   “今日大汉逆贼作乱,匪寇四溢,民不聊生,与当日高祖武帝之情景,亦不遑多让。”

   这话听得刘备心里沉甸甸的。

   说明了如今的局势,张与开始为刘备规划以后:

   “若刘司马想匡扶汉室,须得效仿高祖武帝,据有一地,窥探关中,进而平定冀州,而后南下,占据荆扬。”

   “而眼下,诸侯讨董,无疑是司马最好的时机了!”

   时势造英雄。

   虽说讨董失败,十八路诸侯各自为战。

   但无论是后来雄霸一方的袁绍,僭越称帝的袁术,亦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其实都是讨董的获利者。

   借助讨董的名义,站在了扶汉的至高点,光明正大不听朝廷号令,雄霸一方。

   若是刘备从此时起家,再加上他仁德厚义的品格。

   就算是不能统一大汉,至少不会像后来那么艰难。

   刘备豁然开朗,随即俯身一拜,恳求道:

   “备诚拜先生为军师,请先生出山,先生不出大汉难兴啊!”

   终于等到这句话了。

   张与正色,对刘备躬身一礼:

   “在下张与张子和,乃大汉留侯之后,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这话一出,不仅是刘备,连对面眯着眼的关羽都惊得睁开了眼睛。

   而亭外守着的张飞更是惊道:

   “留侯?!”

   虽说关羽傲上,张飞讨厌腐儒,但也要看对方是谁。

   要知道。

   留侯张良可是四百年前帮汉高祖刘邦拿天下的人!

   是被汉高祖亲口夸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名士!

   大汉朝但凡行军打仗的,谁没听过张良张子房的名号?

   虽说后来张良不愿居庙堂之高,选择辞官修道,消失在大汉朝堂中。

   但又有谁敢忽视谋圣的才华?

   瞬间,刘备就想到了竹简中提到的运筹帷幄。

   原来先生早就暗示自己,他的身份了。

   他越看越觉得张与俊美儒雅,颇有子房之风。

   刘备大喜,激动得抓着张与的手:

   “先生!备有先生!如鱼得水啊!”

   张飞听此,笑呵呵的大步走进来,往关羽和刘备中间一坐:

   “俺看你不错,你要是能帮俺大哥完成志向,以后你说啥,俺都照办!”

   张飞拍着胸脯保证道。

   张与成功的抱上了大腿,也懒得端着架子。

   他姿势随意的坐在席上,开起了玩笑:

   “让你做个文官也成?”

   “这……”

   只怕是不行吧……

   张飞想拒绝,但是话又刚放出去,所以一脸为难。

   再加上一脸黑相,竟显得有几分滑稽。

   张飞难得有些难为情,但他素来豁达,很快就反应过来:

   “俺说到做到,当个……文官,就当文官!”

   张与还有些诧异张飞居然这么好说话,

   没想到下一刻,张飞扭扭捏捏地补了一句:

   “但是像俺这么能打的可没几个,军师你可想好了啊。”

   说着,还给张与使眼色。

   张与乐地大笑。

   刘备和关羽也看出张与在逗张飞,见此哄堂大笑。

   张与笑的合不拢嘴,好半天才平复下来。

   他看着正喜滋滋烤肉的陈到,突然对刘备道:

   “主公,叔至武艺过人,保护我可惜了,不如也归主公调遣如何?”

   因为蜀国没有史官,所以历史上的陈到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但能成为保护刘备的贴身大将,还能训练出白毦兵,自然武艺过人。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

   演义中的赵云,其实就是融合了一部分陈到的故事。

   所谓无风不起浪,想来陈到的武艺不会差。

   刘备闻言,并没有因为陈到是张与的护卫,而有所轻视。

   他起身对着陈到一抱拳,客气道:

   “不知这位壮士如何称呼?”

   陈到一向佩服英雄,张与在拉着他来的路上,就说过一些刘备的事迹。

   因此也很是敬佩刘备:

   “俺叫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

   “听子和说,刘司马也杀过黄巾,还立下过大功,俺早就想见见你了!”

   陈到笑的一脸憨厚,看起来就没什么心眼的样子。

   刘备赞赏的看着陈到,心里为自己再得一臂膀而高兴。

   他谦虚的摆摆手,真诚的说:

   “区区功绩,不值一提。得叔至,实乃备之幸事啊!”

   而如雕塑般端坐在席上的关羽也突然开了口:

   “叔至甚好!”

   见关羽都开口了,张与惊讶之余不由暗叹:

   果然!

   二爷就喜欢武艺高的!

   但张飞还记着刚才陈到想跟自己动手的事。

   现下又看到自己两个结拜哥哥都夸陈到,心里也有点吃味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