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习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斩姜子牙

第298章 人才选拔,立科举 shuhaige.net

  帝辛回到朝歌的第二日。

   九间殿。

   早朝之刻。

   百官朝拜。

   帝辛目光扫过满朝文武,一眼就看到商容和梅伯并不在。

   这两位都是内阁辅臣,身居高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老臣。

   往日他要这两位休息一日,也会被拒绝。

   怎么今日一没告假,二没称病。

   人却不来早朝了?

   他有些好奇地看向闻仲,道:“老太师,商容和梅伯呢?”

   闻仲抱笏出列,回答道:“禀大王,商相与梅大夫在内阁中批文。”

   顿了一下后,他详细解释道:

   “自大王立儒道教化万民以来,我大商百姓中读书人数量不断增多。”

   “之前又有第一个五年计划,强化全民教化,我大商读书人之数,已过千万。”

   “当下,各郡府,县府,城邑,关隘,皆有不断上报内阁,举荐各路人才。”

   “当中不但有读书人,也有武者,医者,工者等等。”

   “大王此番出关后,各地推举的奏章更是雪片一般传来。”

   “商相与梅大夫主持此事,每日看推荐奏章过千。”

   “实在是……忙不过来。”

   “他们两位已经在内阁批举荐奏章三天三夜了,现在还没有批完。”

   此时,殿上文武百官也低声议论起来。

   “如今各地人才不断,大王更是任才重用,各地举荐人才的奏章越来越多。”

   “是啊,现在每日奏章中,举荐的奏章已经超过七成,老丞相和梅大夫看不过来啊。”

   “吾等年轻人竟然卷不过年逾八十的老丞相,羞愧啊。”

   “今日开始,吾每日要再多卷一个时辰,否则心中难安。”

   帝辛嘴角微微一抽。

   当初他以说笑的方式,把穿越者记忆里关于“卷”的内容说给满朝文武听。

   没想到现在文武百官当真是越来越卷了。

   他一摆手,道:“传旨,让商容和梅伯立刻来九间殿。”

   立刻就有内侍去内阁传旨去了。

   此时,帝辛心中也开始思考起这个人才举荐问题。

   这种人才举荐的方式,自三皇五帝之初,一直用到现在。

   其方式就是听闻哪里的人有孝名,有贤名,有廉名,有才名,就推举其为当地官员。

   这种方式只是一种传统,并没有一个名称。

   帝辛就知道,轩辕黄帝麾下大将力牧,能臣风后,全都才名显露,传入轩辕黄帝耳中。

   之后才被举荐为臣。

   但是,举荐推官这种方式,一直以来数量都不多。

   毕竟,人族教化一直是一个很困难的事。

   三皇五帝也没能完全推广教化。

   教化不兴,各地人才就不够,所以有的时候某些地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举荐一位人才。

   因此这种举荐人才的方式,自然也不需要什么正式的名称。

   到目前为止,朝中文武百官,大多还是以世袭为主,少量举荐为辅。

   帝辛从穿越者的记忆里知道,一直到后世名为“汉”的时代。

   这种举荐人才的方式,因为被正规化,并且写入汉之律法,这才有了一个正式的称谓。

   其曰:举孝廉。

   只是,不管是在帝辛自己的经验中,还是在穿越者的记忆中。

   这种“举孝廉”的人才推荐方式,其实都有极大的缺陷。

   其一,这种靠乡传,推贤,举荐的方式,不但会错过大量有能之人。

   还会给如当年姬昌那样的人可乘之机。

   当年的姬昌一心给仙神当走狗,但在他不断地宣传操作下。

   天下无不传其贤名。

   当时满朝文武,只有闻仲,商容等几个老臣一眼看出姬昌打的什么主意。

   而其他百官,皆真以为姬昌乃是忠诚的圣贤。

   其二:一旦万民教化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如现在这般,各地举荐无数。

   最后弄得举荐奏章竟然占了每日奏章的七成。

   极大地占用了其他政务处理的时间。

   其三:举孝廉的标准太过模糊,以至于举荐的人才良莠不齐。

   很显然,需要一种全新的筛选人才的方式。

   这种方式要利于推广,要提升人才筛选的效率。

   以及最为标准的一个条件:标准化!

   只有可以公布于万民,让天下百姓都看得到,看得懂的人才选拔制度,才能更能激起百姓们积极向上,报效国家的心意。

   帝辛在穿越者的记忆里,已经到了这个可以代替举孝廉的制度。

   就在这时。

   商容和梅伯来了。

   两位年过八十的老臣一入九间殿,立刻快步走到金阶之下,一拜入尘,道:

   “臣辜负大王所托之责,愧对大王,向大王请罪,老臣愿意以死抵罪!”

   商容更是老泪纵横地道:

   “大王,老臣无颜再坐在内阁之位,今日就一头撞死在金阶之前赎罪。”

   帝辛:……

   他觉得老丞相和梅公肯定是误会了什么。

   他抬手,以人王御气术把两位老臣给提起来,直接定在原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