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第270章 夏原吉:……zzz

  弘治十七年,周太皇太后去世,孝宗的枷锁被去掉了。

   这一年,朱佑樘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年纪。

   他重振旗鼓,准备和内阁掰一掰手腕子,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第一步还是要抢军权,总制西北军务的户部尚书兼右府都御史秦纮,被孝宗调回京城,孝宗要查一查这几年西北的旧账。

   镇守陕西的监军太监刘云,被拿回京城下狱,大同总兵庄监因为监守自盗贪污军马钱粮也被召回京城问罪,然后调往辽东喝西北风去了。

   随着清查的逐步深入,弘治十七年六月份出事了,因为西北的亏空太大,窟窿补不上,陕西的粮仓,巨积仓被当地官府一把火给烧了。

   然后上报朝廷,说是意外失火,粮草被烧了四万九千石,经过孝宗的调查,这起案件被认定为贪污腐败导致的人为纵火案。

   仓里都被贪干净了。

   根本没粮食。

   涉案的人员包括陕西总兵张安,镇守太监刘保,都指挥宋英,按察司总理边储丁翊,

   巡检副使张黻,巡抚都御史陈寿,和布政司参政史简等人。

   从上到下,从京城到地方,从太监、文官到武将,一个都没缺,全都参与了。

   这就证明,

   西北已经彻底烂透了。

   当月鞑靼小王子寇边,大同都指挥战死,孝宗以此为借口,从京城调兵三万出征大同,控制边关。

   但孝宗这个动作让内阁害怕了。

   内阁掌管军务这么多年,西北烂账太多。

   如果孝宗倒查二十年,大家都玩完。

   所以不出意外的,在调兵遣将环节上,遭到了刘大夏为首的内阁人员强烈反对,孝宗就跟内阁僵持住了。

   谁也弄不动谁。

   孝宗紧急调遣三名亲信回京,让他们去西北清查账目,并叮嘱他们可便宜行事。

   这个便宜行事的含权量,已经被狄大人验证过了,就是让刘大夏当廷怀孕,也在便宜之内!

   内阁害怕了。

   兵部尚书刘大夏吏部尚书 马文升 还有户部尚书秦纮,李东阳纷纷请求辞职回家。

   内阁出现了集体逃逸式退休。

   孝宗不让走。

   今天不弄死朕,一个都别跑。

   然后孝宗就忽然病了。

   接下来流程千篇一律,依旧是熟悉的无故暴毙。

   朱元璋勃然大怒:“大明会典,什么狗屁大明会典!”

   “用贪污的钱去赎贪污的罪?这是干什么?鼓励这帮贪官污吏使劲贪污吗!”

   海瑞老眼含泪。

   多少年了。

   洪武旧制大明律他是夜夜参读,越看越觉得好,这玩意颁布下去,有哪个敢这般肆无忌惮的贪污!

   朱元璋森然道:“海瑞,咱不但命你为左都御史,还让你节制军演兵马!借着这段时间,不管致仕没致仕,不管死还是没死,通通往死里查!”

   “而且全部按大明律处置,日后大明律与这大明会典的编修也由你主持。”

   这几日朱元璋一字不落将大明会典给翻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内阁修大明会典夹杂私货,但他们说的确实没错,相较于明初,过了百年时间,大明律中有些条例已经不再适用。

   只不过绝非他们那般胡乱删减。

   重修是必然的。

   但只能由海瑞主持。

   就冲他要恢复洪武旧制这一点,朱元璋完全放心将修典的任务交给海瑞。

   “臣必不辜负太祖皇帝所托!”海瑞表情肃穆庄严,仿佛要干一件十分伟大且神圣的事情。

   当然。

   对于士大夫阶级可能会有亿点不友好罢了。

   毕竟律法这东西,交给任何人来修都不可避免的夹杂私货,包括朱元璋、海瑞。

   直接用律法鱼肉士大夫。

   可想而知,新的律法一旦颁布,直接将官僚士大夫集团那些明面上合法的资产,变得不合法了。

   而且那些生意太大,把百姓当奴隶使用,完了还不给钱,你连告也没处告去,当地县太爷上司的上司,是你老板小弟的小弟,你怕不怕。

   在十里八乡都富有恶名,藏都没办法藏。

   直接私营变国有。

   “你好好办,等会见到小万历如实传达,就说是咱意思。”朱元璋越想越气,当即叮嘱了几句。

   “谨遵太祖旨意!”

   海瑞深深一躬身,高声道。

   朱元璋颔首点头,而后身形消失在原地,前去弘治朝找朱佑樘以及上次大清洗剩下的文官大臣进行深入交流。

   留海瑞一人在原地发怔。

   “太祖是洪武年间来的,世宗是嘉靖年间来的,穆宗是隆庆年间来的,如此来说,祖宗列圣能来万历年间,自然也能去弘治……”

   “这,这……”

   海瑞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自己竟无意间害了君父!

   不!

   都能算得上君祖了!

   海瑞捂着心口,悲呼哀哉:“孝宗皇帝,罪臣也未料到您死后还会遭此一劫,臣罪无可赦啊!”

   海瑞个人信奉的是君父臣子那一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