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第257章 朱元璋:你想当明摄宗是吧!

  朱由检与朱元璋进入小世界。

   朱高煦、朱高燧、朱厚照与嘉靖老道等人立马停止讨论,姿态甚恭:

   “孙儿见过皇爷爷!”

   “见过太祖爷!”

   朱元璋背着手,神色淡然的点了点头道:“起来吧,没旁人不必多礼。”

   “谢皇爷爷!”

   “谢太祖爷!”

   朱高煦他们连忙起身,小心翼翼的在一侧听候差遣。

   朱由检看向嘉靖说道:“高爷,您跟着一起来吧。”

   “好。”

   嘉靖老道顿了顿,也没问去哪,站在了朱元璋身侧。

   看的朱厚熜暗自不忿。

   以往你都是叫我高爷的,去哪也都带上我!

   坏孙儿,你变了!

   随后。

   三人身形消失。

   顺便去隆庆朝带上了懵逼呼呼的隆庆小蜜蜂,四人一起前去万历朝。

   做金牌调解员。

   ……

   万历八年。

   文渊阁。

   张居正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绯袍,文官一品本应是饰纹仙鹤,而这身则是饰满了蟒纹,内衬白色中单,腰系玉石革带。

   时年五十五岁,仍相貌非凡,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俊朗。

   手捧奏疏,气势恢宏。

   压的张四维、申时行抬不起头来,犹如两个辛勤的办事员助手。

   张居正放下奏疏,开口问道:“田地册,可曾整理好了?”

   张四维姿态甚恭,禀告道:“回元辅,全国田地为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隆庆五年增加了两百三十三万六千零二十六顷。”

   “好好好!”

   张居正闻言,眉宇间的愁色尽散,露出久违的笑容,连道三声好。

   “元辅,皇上近来向户部索求十万金,以备光禄寺御膳之用,可户部食备不足,若是加上皇上这笔开销,怕是难以为继啊。”

   申时行将圣旨交上前,连连叹息道。

   他与张居正、张四维三人都明白,光禄寺就是天天烹饪麒麟,都用不了十万金,无非是小皇帝成年了,想要夺权罢了。

   近来没少折腾。

   隐隐表达出抗拒之意。

   虽然不敢在张居正面前说些什么,可申时行与张四维却在万历小皇帝面前没有什么面子。

   什么事都绕过张居正,发给他们两个,若不及时给元辅交上去,那两面不是人,可要遭老罪了。

   张居正皱眉看完,顿时不悦,语气不容拒绝道:“回绝不予,目前支持已觉费力,何况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

   “这样吧,近来也到了上元节,时行代吾上书一封,宫中上元节的灯火、花灯费便免除了吧。”

   “慈庆、慈宁二宫及武英殿也不允重修,令命户部停输钱内库供赏,节省服御费用。”

   “还有,将吾为陛下日讲的时间放在早上,可以免宫中晚上的灯火费用,省去一切无益之费。”

   申时行与张思维听的哑口无言。

   古今又有哪个朝代,夜晚皇宫不让燃灯的。

   但他们也不能说什么。

   只能说,

   元辅牛逼!

   “是,学生这就执笔上奏疏。”申时行点了点头说道。

   张四维将田地册交给张居正,也乖乖的在申时行一旁观看。

   两人交头接耳。

   有些话语传至张居正耳中。

   也不过付之一笑。

   片刻后。

   申时行交上奏疏供张居正赏阅。

   张居正放下手中田册,接过奏疏的同时,慈祥的笑了笑:“方才你二人议论什么呢。”

   申时行一怔,恭敬道:“学生以为老师非首辅,乃为相也。”

   这句话在其他朝代那是阴阳怪气,是捧杀,是用心险恶。

   但在万历朝,则是实实在在的夸奖。

   张居正哈哈大笑,摇头道:

   “吾非相,乃摄也。”

   朱元璋等人的身形恰巧出现在阁内。

   闻言。

   朱元璋脸色飞速黑了下去,面无表情的说道:“张摄政王,咱是不是得给你磕一个。”

   自朱元璋砍了胡惟庸,废除宰相制以来,没有任何人敢在朱元璋面前称丞相,更遑论摄政。

   嘉靖老道脸色难看至极。

   至于隆庆小蜜蜂则彻底懵逼了,徐阁老身后的小跟班,居然这么牛逼?

   “谁!?”

   张居正脸色豁然一变。

   这话传出去亦无妨,因为他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确实如此。

   不过未经请示入阁,则犯了大忌讳。

   张居正面色冷然的看过去。

   懵!

   这谁?

   张居正脑瓜子嗡嗡的,身子一软,失声道:“世宗嘉靖皇帝陛下?穆宗隆庆皇帝陛下?”

   “怎么,摄宗皇帝,朕是不是得给你磕一个。”嘉靖老道面无表情,语气不咸不淡道。

   噗通!

   张居正、申时行、张四维连忙撩开衣袍,诚惶诚恐的跪地行礼:

   “臣等叩见世宗嘉靖皇帝,叩见穆宗隆庆皇帝!”

   特别是张居正,人都傻了。

   穆宗隆庆帝就是活过来,也顶多礼遇相待即可。

   可嘉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