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纵有万般准备,也有熵火燎原
前面需要C4,不是用来爆破,而是用来排雷。
在精准情报的加持下,咱们攻势太猛、突进太快,安南人周密布置的梯次防御体系几乎被一波捅穿。
为了延迟我们的进攻速度,争取时间重新构筑防线,安南人从公路到野地,漫山遍野的布置了大雷场。
咱们虽然在五十年代就引进了毛子的坦克挂载式扫雷器,但毛子援助安南的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对扫雷坦克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人工扫雷的效率又太低,69式火箭爆破器就成了最有效和灵活的排雷装备。
问题是69式火箭爆破器射程短、装药少,一次发射只能开辟四十到五十米的步兵通道。
临时设计投产新式装备,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最有效也是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升级。
比如增加引导弹射程,带动更长的导爆索。再就是,在导爆索内安装威力更大的炸药。
如果将导爆索内的TNT换成C4,一次发射后开辟的通道足以保证车辆通行。
问题是,眼下内陆还无法生产C4。
于是,在通过正常渠道紧急采购的同时,上面想到了某人在安南的“渠道”。
安南虽然同样无法生产C4,但他们掌握着数量不详,但大概率存量不少的,老美撤退时遗留的C4炸药。
如果能低价搞回来一些,能省不少钱呢……
再就是狙击枪。
毛子的SVD有效距离超过一千米,在四倍瞄光学瞄具的辅助下,可以在超远距离打冷枪。
而我们的五六半步枪只有四百米的射程,还无法装配光学瞄具,遇到打冷枪时只能火力压制
我们之前就掌握了这一情况,并针对性的制定了使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清楚敌人狙击手的战术。
但安南地势复杂植被茂密,实战中预定的战术很难形成精准打击。
得亏有无人机。
可以远距离安全的侦查,及时发现和定位隐藏的反坦克火力点和狙击手,并引导机枪手和迫击炮清除威胁。
对讲机也帮了大忙,不论是班排连和技术兵种之间的协同配合,还是渗透侦查时作为通讯保障,都发挥了大作用。
没有对讲机之前,基层连队和侦查部队使用的是单兵电台和步谈机来保障通讯。
体积大、不利于隐蔽不说,携带通讯器材的通讯兵特征太明显,很容易被敌人狙击手盯上。
有时敌人的狙击手不打通讯兵,就瞄着。
通讯兵接到指示后向哪个汇报,或是将耳机和步谈机递给哪个,哪个就是军官……
有了体积小巧的对讲机,再配合更加小巧,集成了耳机和麦克风的挂耳式耳麦,基层指挥员不但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通讯,还能很好的隐蔽自己,防止被敌人的狙击手盯上。
唯一的缺点就是电池不耐用,后方正在组织力量生产取代干电池的锂电池。
但是,暂时还没有规模化生产钴酸锂的工厂,原料无法保障……
凌晨三点多,顺生号游艇跟在渔船后面返程。过屯门后佩索的渔船奔大澳,潘世生开着游艇绕着本岛兜了半圈,回到了西贡游艇码头。
孙经理已经在码头内等候多时了,眼巴巴的,满眼寄希的瞅着下船的曲卓。
“六吨卖给你们,其余的暂存。”曲卓说话间把一张写着瑞士联合银行账户信息的纸条塞给孙经理,边走边说:“准备好合同,明后天有空时我去签字。”
“曲先生尽管放心,我……”
曲不理会孙经理的废话,疲惫的走向不远处停着的皇冠。
他要抓紧时间睡一会儿,明天从49开始中断了三十年的广九线正式复通,何老带团乘首车到港。
如果只是何老来,曲卓露不露面都无所谓。但于芳同车一起来了,奉老太太的命令来探望他,顺道见见出息了的赵小军……
二十七号,阳光明媚天高云淡。
上午九点时许,京城二七机车厂生产的蓝色涂装12V240ZJ型柴油内燃机,披着硕大红花和彩带平稳的驶进九龙站站台。
在大批记者的长枪短炮下,何老精气神十足的当先走下车厢,与港府代表和各界头面人士亲切握手……
一番热闹过后,站台上冷清下来。
西装革履,皮鞋能当镜子照的赵小军,脚步急匆匆的从车站员工使用的小门冒出来。帽衫牛仔裤运动鞋,伪大学生曲某人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车厢里一直看着外面的于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等自家宝贝儿子走近,就自己提着行李箱下车。
“妈~”赵小军紧着跑了两步,情绪激动之下,抱起老娘原地转了一圈。
“哎呦喂~腰!腰!撒开!”于芳感觉老腰好悬没闪了,气的连拍臭小子好几巴掌,但没舍得用力。
赵小军把老娘放下,本想说点什么扬气的话,可不等张嘴,心里不知怎么的瞬间涌起了万千感慨,鼻子有点发酸……
他脑子里浮现出某人提着两大袋进口营养品,去家里探望他的那个晚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