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新气象
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号三天,客人们有计划的,既不无聊,又不疲惫的到处溜达……
三十号晚上早早的休息养足精神,早晨起来后都换上最体面的行头,八点多钟分批出发奔长安街……
整条街被划分为好多区域。
最核心的肯定是最高处中间和东西两侧。
下一档是东西各六个主台小观礼区。
再下一档是中山公园和劳动文化宫各五个副台小观礼区。
原本安排曲卓上东主台的,没出那风头。跟曲家的年轻人们,一起挤进金水桥南岸一线的临时观礼区。
这片地方属于份量达不到去视野开阔处,但也很重要那伙儿的。有外宾、各界模范,还有科教界有突出贡献,又相对比较年轻的……比方说计算机中心的一大帮子人。
挺老长的一溜,曲家人被安排到位置挨着外宾,离计算机所的人隔着模范们,远远的打了个招呼,没往那边凑。
喜庆的嘈杂中等待了一阵,激昂的广播声响起……
上半年教训小朋友,武威已经展现的足够了,又是敞开大门的时节,今年的庆典主打一个喜庆热闹。重点在花车和各行各业的上去走一圈,露露脸的队伍上。
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老外们认为我们呆板、拘谨,犹如木偶的刻板印象,所有经过的队伍都非常放松。只保持着最基本的队形,挥舞着各色塑料花和彩旗,呼呼啦啦喜气洋洋的在人前走过。
就冲这份放松劲儿,还真有点新气象~
见北大的队伍走过来,曲卓赶紧换上新胶卷,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的一顿拍。
别说,年轻人的眼神儿就是好。
队伍里不知道哪个注意到了,一出差就是好几个月不露面的某不靠谱的老师……一个喊一个的,很快队伍北侧几排的学生都对着曲卓手里的相机,卖力的挥舞着手里的家伙什儿。
位置在队伍靠中间的王达夫瞅见,挤过旁边的人往外窜,跳着脚的喊:“老师~老师,给我拍一张,给我拍一张~”
曲卓把镜头对准傻小子,迅速调光圈对焦,咔吧一下按下快门,左手竖起大拇指,示意拍完了。
有带头的,男生女生们争先恐后的喊:“老师~老师~我~我,给我俩……”
曲卓连着拍了几张,眼看队伍都快从面前走过去了,还有怕没拍着自己的搁那跳着脚的喊,赶紧扯着嗓子吼:“别嘚瑟~一会儿来个人找我拿相机,都能照上~~~”
等北大的方队过去,同辈的不带他玩,又不愿意跟小屁孩混到一起的曲久宁……咔吧了咔吧眼儿。
琢磨了两秒,拽了拽曲卓的袖管,大声问:“刚才过去的,都是你的学生。”
“是~”
“北大的?”
“对~”
“我想去北大看一看,还想去清华看一看,可以吗?”
“可以,后面还能待好几天呢,得空带你去。”
“北京大学有图书馆吗?”
“有,感兴趣可以带你进去看看……”
其实,曲久宁对内陆的顶尖大学,不能说一点兴趣没有,但也算不上很有兴趣。
之所以忽然提要求,是因为想起了老娘的教诲:你父亲喜欢看你一心向学。你好看书,学习好,就能讨得他的欢心。
曲卓有大学问,你父亲就喜欢他。比自己亲儿子亲孙子都喜欢。
他是学问人,也喜欢爱学问,有学问的人。你得了他的喜欢,他就会在你父亲面前说你的好话,你父亲就会越来越喜欢你……
别说,还真别说……何家珍在佛堂里闭关了小一年,属实长进了不少。
不但让曲忠禹慢慢的消下了火气,也想明白了很多事……又不是缠绵病榻时日无多,没必要急着争抢。
讨得老头子的欢心和喜爱,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老头子喜欢,什么都会有。惹他厌恶,再争再抢也没有用……
两个多小时的喜游活动,说起来时间不长,但全程站下来属实挺累。
热闹过后乌泱泱的人群在大广场上闹腾撒欢儿时,嘉宾们有序退场。曲卓把相机给了找过来的王达夫,又给了他几个空胶卷和电池,跟着曲家的大队人马打道回府。
也不能顿顿大鱼大肉呀,中午就这秋天最后一丝暑气美美的吃了顿炸酱面。
吃完饭,曲忠禹和寻来的几个老伙伴在凉亭里喝茶闲聊,其余的散的到处都是。
疲乏的回屋休息养精神。
不累的那些,男的跑十号院跟小日鬼儿和四个美国佬分成好几拨打扑克,会说中文的小日本娘们和女人们在后院搓麻将。
半大不大的和小不点们,熟悉了环境,已经不像刚来时那么拘谨了。一帮子组团跑去冯国璋宅和文煜宅那边“探险”去了,剩下的在乔大王的指挥下回屋换好泳衣,披着大浴巾去扑腾水……
消停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闹哄哄的吃饭,呼呼啦啦的出门……晚上大广场和大堂里有热闹。
夜幕降临时,广场华灯齐明,周围苍松翠柏上缀满了五光十色的彩灯。大堂里面,文化口组织了热闹的联欢晚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