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1976步步生莲

第1443章 敬业的东方曲

1976步步生莲 方寸山下 2087 2025-07-27 00:55

  120比0……

   自我训练了十天的悟空,在与十个人类菜鸡的对弈中杀疯了。

   这一结果,完全在莫里斯教授、艾兹格和参与过人工智能体初期训练的团队成员的预料之内。

   但在知情者之外,跌破了一地眼镜……

   出于科学的严谨性,剑桥大学计算机中心又连续组织了两轮对比试验。

   一轮是类比国际象棋的“桥牌实验”,一轮是“智能筛选”。

   “桥牌实验”没什么好说的,与“国际象棋实验”步骤相同,只是将将训练时间缩短到了五天。

   “智能筛选”实验要复杂许多……

   三一学院组织了一批学生,为图书馆内两千余册理工科图书和资料,编辑书籍概述,随后用PyCharm将目录和对应的概述编码,加载进“悟空”的知识库。

   经过了十五天的训练后,开始了检索能力测试。

   不是简单的,输入关键词,让悟空从目录中筛选出带有关键词标识的书籍。

   而是“提要求”,让悟空找出需要的资料。

   比如:我要建设一座跨度为十米的拱桥,哪些资料可以帮到我?

   悟空会根据人类提出的目标和书籍的概述信息,找出哪些资料可能是有用的。

   虽然实验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五十次需求中,悟空理解错误率达到了二十七次,筛选出的资料也存在大量关联性错误。

   但实验结果,依旧得到了优秀的评判。

   因为,实验目的不是准确率,而是要证明,悟空是否真的通过文本数据的分布式语义,推理出文字要表达的意义。

   而实验结果证明,答案是肯定的。

   至于错误率,只是因为训练量和载体算力不足罢了。

   于是,八月五日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头版最大的标题是——第一个由人类创造的硅基生命,在剑桥诞生。

   面向公众面的报纸嘛,略过了专业性过强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悟空”之前的人工智能,比作自动调用诸多预设程序和参数的机器,而“悟空”,是新生的,拥有学习能力的“生命”。

   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以,剑桥诞生的“悟空”,才拥有真正的“智慧”。

   文章内还特意浓墨重彩的提及:“悟空之父”就是前段时间因为连续发现三种碳同素异形体而轰动一时,至今还余波未平的杰里米·曲……

   泰晤士报在戴英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报纸是周天早晨投放的,上午开始剑桥大学新闻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都是申请亲眼见证“悟空”和访问“悟空之父”的媒体。

   媒体单位还在走正常流程申请的时候,大批心急的记者已经抵达剑桥了。

   而剑桥方面的回答是:运行悟空的高等级机房,对尘埃、震动、湿度和静电有极高的要求。

   负责训练悟空的技术团队需要高度专注,离不开安静的工作环境。

   所以,不能一批接一批不断接受拍摄和参观,敬请理解。

   为满足公众的好奇心,预计周二下午,会专门组织一场媒体公开会,大家可以集中拍摄和采访。

   当然,仅限于机房、技术团队和之前参与过智能论证实验的同学。

   至于悟空之父,现在正在带领团队进行另一项极为重要,且难度顶级的科研项目,需要绝对的专注。

   所以,暂时不能接受采访。

   有人立马提问:曲的脚伤康复了么,就开始了新的研究?

   剑桥新闻办公室的人回答:“没有。伤情稍有好转,曲就拆掉石膏投入工作。为了他的健康,我们劝阻过,但曲固执的坚持。

   因为,他只能在剑桥工作到九月。时间太紧张了,每一个小时都是珍贵的。”

   “为什么不把他留在戴英,留在剑桥?”

   “事实上,曲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联合帝国科学院,及多家戴英高校的计算机专家,开发更加具有普适性的通用型计算机。

   他的理想是,让计算机不再是少数人掌握的高级工具。而是面向大众,成为所有人生活和工作的助手……”

   剑桥新闻办公室的对外发言人不算说假话,只是忽略掉了一些他认为公众没必要知道,也不重要的“小细节”。

   事实上,曲卓确实一直在实验室内,并处于工作状态。

   准确的说,是在实验室内的一间隔间内,对着一台计算机从早到晚噼里啪啦的敲字母……

   碳化硅晶锭培养顺利……其实并不顺利。

   是曲卓实在没时间继续等待,瞅了个团队成员不留神的瞬间,把培育出的没达到预期的晶锭给“换”了。

   眼下已经完成了切割,正在抛光。

   手下有人手充足的团队嘛,他只是指挥者和节奏把控者,具体工作并不需要伸手。

   而他要做的,就是对着计算机没完没了的敲字母。

   首先,要对第一阶段碳化硅晶锭培育做技术性总结。

   其次,应剑桥出版社的邀请,编写Python教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