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带个养猪场穿七零

第211章 大梦一场(五十一)

  “号外!号外!特务头子丁墨春于昨天夜里溺死在医院病床上!快来看,快来瞧!恶有恶报!”屠夫“被粪便溺亡,祖宗显灵啦!”

   姜茶刚一下火车,站台上卖报纸的小孩扯着嗓子高声喊着报纸的劲爆内容。

   平日里吸引人的手段今天大家的反应格外不同,购买报纸的人就跟不要钱似的往前挤,一趟列车下来的人就包圆了他所有的报纸。

   看到生意红火程度,报童立马返回去准备再多要些报纸,等会别的列车到站肯定也是这样。

   随大溜买份报纸坐在黄包车上看起来,头版头条就是丁墨春的消息。

   加粗的黑色标题特别醒目,编辑也是个妙人居然想到这样的标题。

   “噫!臭万年!丁墨春遭遇粪杀!”

   路上大家都在窃窃私语,手捏着报纸一看就是刚刚看完内容,正在跟身边的伙伴讨论此事。

   自从小日子领事馆出事以后,很多封锁住的消息都被小报实时传播开了。

   几乎没什么隐瞒的,消息漏的跟筛子似的。连在墙根晒太阳的老太太都知道有个大汉奸遭瘟了,变成个瘫子还成了活死人。

   背后的李石群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完美的隐藏起来。

   就像他在七十六号一样,隐藏在背后指点江山。

   不过他是国党那边训练出来的,作为戴老板的亲信,平日里除了抓爱国人士和洪党成员,剩下就是跟着鬼子特高课的头目土肥原田二一起琢磨怎么整治洪党高层。

   如今他们两个同时出事,有后台和没后台的区别就出来了。

   又或者说作为背叛者最终的结局就是这样,不得好死!

   报纸小心的折好,打算留着将来吹牛比用,毕竟她靠着一堆变质食物解决了沪市一大半的鬼子。

   兵不血刃说的就是她!

   四九城里依旧是穿着学生装的学生们满大街撒开腿逃跑,身后跟着一群黑皮巡捕和黄皮伪军。

   在街头上演速度与激情,逃跑的路上还不忘随时撒一把宣传单。

   内容都是些宣传爱国抗日的,字体各有不同应该是学生们自己抄写的。

   街面上的人们对这些见怪不怪的,哪天没闹腾才算是新鲜事呢!

   出发点是好的,很多人碰上都会帮他们一把。

   拖家带口的都不想招惹麻烦,可是又气不过南~京~政~府的不作为,只好在碰上孩子们的时候及时搭把手也算是为抗日做贡献了!

   “同学,你要不要去听我们的讲座?今天大礼堂都挤满了,据说是从东北大学来的先生。给咱们所有人讲一下他们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说话的学生很热情,不由分说地就把姜茶拉进了他们的学校。

   作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的孩子,哪怕后来参与过枪炮的洗礼也是在别的国家。

   从没想到会有一天见证这段国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年代,从前教科书上学过的英雄事迹,就在她的身边每时每刻进行中。

   “同学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吾辈当自强!奋勇杀敌共同抵抗外敌!这些年东北大学一直为了抗敌奔走四方,如今虽然我们迁移至西北,可是对于家乡始终不敢忘记。

   家乡的父老乡亲依然生活在鬼子的统治下,他们还企图通过洗脑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不惜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他们的语言,想通过从小的教育同化大家。

   不过他们的算盘打错了,咱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种花血脉绝不会做出背叛祖国的事情!为了咱们的国家,为了将来咱们的后代,我们要奋起反抗争取早日把敌人赶出我们的领土!”

   台上的学生哥讲到激动处眼圈都是红的,家乡被鬼子占领以后他们被迫离开东北,历经磨难到了西北。

   这次也是特意过来给学生演讲,争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抗日当中。

   还得是东北老大哥,能成为共和国长子不是没原因的!

   东北大学建立初期鬼子对于它的成立坚决反对,当时鬼子在驻奉天总领事公开表示反对成立东北大学!

   据说当初喊出这样的口号,“你们想学工科,我们有旅顺学校;你们想学医,我们有南满医学堂;

   你们想学文法科,还可以派留学生到地国大学,大日子政府予以优待等等!”

   学校就是鬼子的,里面有什么猫腻就不好说了!反正目的肯定是为了殖民侵略和文化侵略做准备。

   当时很多着名的学者教授顶着压力加入到东北大学的建设,一群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撑起了大学的建筑系。

   原本的学校规划被炮火打乱,当时的校长在枪炮声中发出振聋发聩的讲话,“古人说士报国恩,今天国难当头,我们全是一国的善士——如果发生任何危险,应该恪守世报国恩的信条,就一切无惧无畏了。”

   接着昔日朗朗书声的校园沦为鬼子的养马场,流离燕京,转徙长安;勋尔多士,复我河山!

   飘零十五年成为了种花第一所抗日流亡大学!

   35年四九城爆发举世闻名的一二·九运动,当时四九城的大学生都被阻隔在校园的情况下,东北大学300多名爱国学生作为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高举大旗冲出封锁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