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次元入侵现实

第2751章 回归

次元入侵现实 吴子雄 2121 2025-09-14 16:14

  知识的传播,从来都是波浪形的。

   越到后期,你会发现因此收益的人口越发众多。

   你教导了一个人,下一时刻,就有了两个教导者,以此裂变,后续的扩散也才越发庞大。

   三清道统在刘浩地球所展示的效果就是这般。

   和他们有着同样效果的,还有着百家之道!

   你或许会说,百家之道,不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刘浩地球刘浩龙国铺开了吗?

   事情并不是在这么计算的。

   读书和纳气,分明就是两种途径。

   让你选,你会愿意先试哪个?

   九成九的人类都会先行选择后者,因为纳气本身就不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和汗水。

   其中更重要的,还是不需要你长期性的动脑经。

   哪一个读过书的不知道其中的辛苦?

   哪怕刘浩龙国无数学堂,将任何一个孩童都已经纳入其中教学,这些个孩子们都清楚了百家修行体系这一途径,且其中课堂也同样不少,可现实呢!

   其中九成九的孩子,依旧坚定选择了纳气。

   因为那真就是盘坐下来从天地间采纳灵气炼化,就能够将之化为己有的!

   百家修行体系呢!

   你真就是需要参悟了才行!

   你读了一篇文章,可不是你读了就可以化为己有的,而是你必须通读之后理解了其中内容,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也才堪堪能够将这篇文章化为你文宫之内的文气。

   这一积累过程,是很缓慢的。

   没有捷径可走,此前你哪怕理解了很多文章,依旧无法去套用。

   和纳气完全就是两码事!

   因为纳气真就是你学会了之后,无非快一点和慢一点而已!

   真就是你哪怕纳气比别人缓慢不少,可从天地间采集到灵气之后,吸入自身,炼化之后,也依旧属于你自己的。

   这种积累,是你每一日都可以看到的‘利益’,和你读书需要时间慢慢磨,真就是两个极端。

   各方世界咱们底层对此从一开始就有着充分的认知,一度也担忧百家之道这个独属于咱们文明的修行途径会不会因此成为小众分类。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才发现根本不需要为此担忧。

   因为孩子们会因为难易做出选择,成年人也会因为收益多寡而改变。

   特别是读书这东西真就是可以依靠时间积累而不断提升自我等级的状况下,成年人在明白了自身之后,投入者更是数不胜数!

   在过去,我们总会认为成年人脑子里总是想多了,导致他们读书的效率反而比孩子们斗要低下。

   这是事实,可也是一时一阶段的事实而已!

   更多的,还是要看利益!

   当你发现其中就是能够让你不断的感受到积累利益之时,再多的杂念,你也会想方设法的将其镇压!

   你从小到大的语境本身就是这一文明的台阶,在小时候你需要十几次通读才能理解的文章,很多在你成年之后就可以加上你自身的感悟,反而一次通读就很可能完全理解了。

   你还可以在无量的资料之中,去查看前人的总结,以此来让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这分明就是踩着前辈肩膀攀登山峰,但凡对此有所收益的,又怎可能轻易放下!

   故而,这种跟随三清道统一起在诸天万界咱们家文明之内扩散的,还真就慢不了多少。

   你会发现很多中年人在发现自己在修道化魔等道路上都天赋平平之时,果断的将其放弃,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百家修行体系的人员。

   他们在此时都不需要学堂,相互间自己就会去组建读书会,各种各样的读书会,进而将百家修行体系真真意义上的在整个社会面铺设开来。

   这里头,可还是刘浩龙国这般现代世界,那些个一开始就属于古代的世界,就更别提效果有多好了。

   文明很多时候,学习什么还不是被安排的。

   那些个古代世界里,本身儒学就占据了主流的,哪怕引入了各大学科,你也会发现他们更愿意将其中的大部分教导放在儒学之中。

   你可以说这其中因为利益,但也必须承认这其中很多还真就是因为他们在儒学之中有着大量的教师队伍。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宗武世界大明帝国之中,一个秀才家庭的孩子,哪怕也送入学堂,这孩子回家了之后,你认为它的秀才老爹,会不会在私底下的时间之中给他的孩子教导儒家知识?

   人家真就是在这方面较为专业的,也只有这方面是专业的。

   这个秀才在看到社会面上书籍从只有百来本,一下增加到数十万之时,他定然无比欢喜,可这之后,他哪怕看到这些书籍十分廉价,你认为他率先购买的又会是那一分类?

   都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给出答案,那就是儒家典籍!

   他之后也一定会花费大量时间去通读这些儒家典籍,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学识,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文位!

   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也会选择其他修行之法,比如是道家修真法门,可你能够保证他在这些道路上的天赋就一定好到哪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最后一章没有了,前往书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