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有盛世

第272章 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大秦有盛世 皎皎秦时月 2222 2024-05-30 14:44

  (四更!!!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他要的就是百家自己放弃,也省的他再费口舌。

   于是这非出自儒法之家的名士,到了最后,分成两派。

   一派支持李斯。

   一方面是因为李斯确实才学极丰,前面五场论道,李斯以一人之力力战百家,让他们心服口服,佩服其才。

   而另一方面则因为秦国素来都是法家的天下,所以选择法家只是顺势而为之。

   但是出乎李斯意料的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齐法家。

   齐法家主张宽宥刑法,加以教化。

   这让一贯以主张严刑峻法的秦法家代表李斯很为尴尬。

   李斯万万没想到,他说了这么多,结果最后是便宜了齐法家,而秦法家竟然为诸子如此厌恶。

   而且皇帝陛下最近也表现的心性有所转变。

   皇帝陛下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他的天下做考虑。

   这意味着,皇帝陛下未必不会选择齐法家。

   于是这论道还没结束,李斯就开始发起慌来,脑袋也开始发胀。

   而另一派,自然是支持儒家的。

   秦国统一之初,变法大潮天下皆闻,秦国朝堂上可是明确提出了仁义二字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要归功于淳于越。

   淳于越发觉出李斯的意思,他是要摒弃诸子,独留法家;于是淳于越和诸儒生相商议,提出杂糅之术,吸纳融合百家为一体,废弃不合时宜之术。

   这是一个折中之道。

   虽然和李斯的听起来略为相似。

   但是诸子名士都看得出,淳于越的提议,明显给他们诸子学说还给了留存的余地。

   而李斯的意思,显然是要独尊法家。

   淳于越明言,儒家之中可以吸纳法家;但是反观法家李斯,他却明言儒法不可兼容,显然是要排斥儒家。

   这自然显得淳于越气量之大,反而使得最后诸子名士最后更多人倒向了淳于越。

   ————

   每场论道完毕,李斯都会差人立刻将记录送入宫中,给嬴政过目。

   嬴政看到第一次的记录,先是皱眉。

   “蒯通——”

   扶苏听到这个名字,却猛地抬头。

   蒯通,那可是一位谋士。

   当年正是他辅佐韩王攻打齐国的。

   这样的人,应该让秦国据为己有。

   嬴政的目光落到抬头的扶苏身上。

   “你退下。”

   扶苏张了张口,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了句。

   “儿臣告退。”

   嬴政复道。

   “告退后可还出宫吗?”

   扶苏站了半天了,腿都开始麻了。

   该想的不该想的全想了一遍。

   扶苏挣扎了一下双臂,作揖道:

   “臣日后必当安分守己,非治粟内史当理之事,皆不过问。”

   嬴政闻言,搁下李斯送来的笔录,瞧了扶苏两眼。

   扶苏再次作揖。

   “那臣告退。”

   嬴政这才淡淡应了一声,而后继续埋头看笔录。

   过了半响,嬴政忽的抬头大笑。

   “李斯啊李斯,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是该让那些乡野士人瞧瞧我入我大秦为仕之人的才华。”

   李斯在百家之论中,确实代表的就是嬴政。如果李斯落了下风,那就是丢了嬴政的脸面。

   而李斯果然没有让嬴政失望,不论最后这吕览之论的结果,李斯因为这场论道,再一次以实力扬名天下。

   就连扶苏闻说,也不得不佩服他。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听说李斯很瞧不上他这对儒法两家皆半途而废的半吊子,但是听说了那次论道的细节,扶苏也不得不服他。

   论才学,李斯确实有实力评论他这个两千年后的半吊子。

   不过论资格,李斯评论他这个当朝太子,臣议君,这怕是不合适吧。

   而论眼界,李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他。

   扶苏看着嬴政赐给他的笔录,他不明白不知道嬴政到底要干嘛。

   但是看着看着,扶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为何李祭酒不认识前来之人,不是说他们都是名士吗。”

   战国末年和秦朝的史料都太少了,扶苏只知道楚汉之争以及汉初的一些名人,对于他现在所处的时代,他是真的不知道谁算是名人。

   望着这乱七八糟的名字,扶苏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也就一个蒯通,是韩信身边的谋士,扶苏看见过关于他的记录。

   其他人扶苏完全没有听说过。

   他们是真的有才想要在秦国一展抱负,还是当东郭先生前来应场?

   可是看着这说起来话,一个比一个刚,确有士人之风骨。

   夜已经深了,只有申聿在扶苏身边陪侍。

   申聿苦思。

   “这,下臣也不知啊。”

   按道理,来的都是名士。

   可是李斯却一个都不认识,要等人家自爆姓名。

   旁的不说,齐国稷下学宫那帮人呢。

   伏生……

   他隐匿了。

   想到这,扶苏不禁大失所望,将笔录往地上一扔,而后不再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