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的岳父是崇祯

第338章 崛起前夜

  不几日,周世显授意之下,参赞军机处捣腾出了成立之后的第一部法令,这部法令叫做……

   战时征用令。

   啥意思呢,就是说战争时期,军队要征用一个大明子民的私人财产,物资,粮草什么的。

   凡五品以上将领,批个条子就行。

   “啪啪啪。”

   周世显在桌子上敲了敲,狠狠道:“谁敢不给便下狱,砍他的头!”

   “噗。”

   一旁正在处理公文的,史可法猛烈的咳嗽起来:“咳咳咳。”

   这政令可是将老大人吓坏了。

   妥妥的乱命。

   当然了。

   周世显杀气腾腾的面色,稍显缓和了一些:“这些征用的物资,朝廷也不白用,事后按照市场价补偿便是。”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就是三个字。

   打白条。

   这事儿其实在前些年,明军将领也没少干,不过落实在法令的层面,还是叫人目瞪口呆。

   史可法瞪大了眼睛。

   李岩直呼内行。

   “这是彻底不要面皮了呀!”

   这不是和咱李闯王学的嘛?

   李闯王当年起兵造反就是这么干的,每到一地,必打白条,进了京之后更白条满天飞,谁敢不给?

   不给就用鞭子抽,用大刑,再不给就砍头……

   “这?”

   众将哑口无言。

   可洛王殿下面不改色,心不跳,还振振有词:“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给钱,吃你几个烂西瓜怎么了?”

   他眼睛眯了起来,这法令自然不是针对百姓,军队从百姓手里征用,无非就是几袋米,面,充其量也就是一头牛。

   这是针对权贵阶层的,富商,大地主,皇亲国戚。

   “这些人呐。”

   “啪啪啪。”

   周世显拍着桌子,眼中凶光毕露,这些人借了中兴大明的势,吃着大明的饭,砸着大明的锅,占尽了好处。

   国战当前却还想着一毛不拔当铁公鸡。

   “这能行?”

   殿内鸦雀无声。

   柳如是第一个赞同:“好!”

   李岩,史可法对看了一眼,竟无力反驳,听上去似乎是这么个道理,也没什么毛病呀。

   大明洛王,顾盼生姿,眉宇间说不尽的飞扬跋扈。

   好好看,好好学!

   清晨,魏国公府。

   屁股坐的正,在站队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崇祯爷难得精明了一回,因此小日子过的很不错。

   不管朝廷怎么变,他的待遇可一点也没减少,反而更加优厚了,什么山珍海味,吃穿用度从来没少过。

   “呼。”

   崇祯爷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没犯糊涂,索性安安心心的做起了富贵闲人,一大早便喝茶看报纸。

   这年月,朝廷通过报纸发布政令,已经被大明人普遍接受了,一手端着茶碗,另一手拿着最新一期的大明时代周刊。

   “噗。”

   崇祯爷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也行?

   “战时征用?”

   好家伙。

   太上皇好半天没回过神来了,这真的行么,可是细琢磨又觉得没什么不行的,周世显这是在教他治国呢。

   这治国理政就不能顾忌人情,更不能要脸,靠仁义道德,裙带关系来维系君臣之义,早晚弄的鸡毛鸭血。

   什么人情世故,说穿了都是利益。

   “哎!”

   崇祯爷猛拍大腿:“当年,朕怎么就想不到呢!”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些在大明中兴大时代中,大发横财的权贵阶层,愿意不愿意将身家性命,与大明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

   既是愿意,那一切都好说。

   若不愿……

   崇祯爷不寒而栗,以他那位贤婿,当今摄政王的脾气,必然又要杀个人头滚滚,绝不会退让半步。

   “好!”

   崇祯爷又在腿上狠狠拍了一记。

   “这是良法呀!”

   “这些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不杀,留着作甚?”

   这世上两条腿的狗,举世难寻,可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离开这些人大明便亡了么?

   未必吧!

   “哎。”

   一声长叹。

   良久无言。

   同时间,印度西海岸,孟买。

   激烈的巷战还在持续,退守城内的荷军一边抵抗,一边向着港口方向退却,昔日繁华的主城区沦为战场。

   烽火连天。

   一座座高大的教堂,低矮的酒馆,林立的西洋式建筑沦为了战场,成群结队的明军,朝军,倭军端着刺刀涌入城内。

   攻下了一个个战略要点,用雪亮的刺刀将一个个负隅顽抗的敌兵射死,刺死。

   枪林弹雨之中,一座座高大的教堂敲响了挽钟。

   “铛,铛,铛!”

   当这丧钟敲响,代表着战争向着明军一方迅速倾泻,胜利女神安静的注视着荷兰人的溃败。

   “呜……轰!”

   只有港口方向,还时不时响起舰炮的轰鸣声,战败的荷军用炮火发泄着心中的恐惧,同时……

   掩护着溃兵向着港口方向撤退。

   从高处看,港口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等待登船撤退的荷军士兵,挤成了一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