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的岳父是崇祯

第509章 蒸汽机计划

  这一夜,几乎被炮火摧毁的华沙城外,经历了另一场腥风血雨。

   在天寒地冻的大风雪中,英俊的奥尔良公爵,法国皇帝菲利普波旁,带着忠于他的普鲁士新军少壮派,发动了一场血腥的政变。

   这场政变来的太突然了!

   老太后安娜派到各个部队的监军们,还沉浸在瓜分波兰所带来的喜悦中,一个个喝的东倒西歪。

   便被杀气腾腾的普鲁士士兵毙杀在睡梦中。

   华沙城下。

   英俊的菲利普波旁面色有些狰狞,一举将老太后安娜派来控制军队的数十个军长,侯爵,伯爵全部毙杀。

   并且控制了八万普鲁士新军,加上五万奥地利军队在内的庞大力量。

   同时派人急赴冬宫,会见沙皇阿列克谢,不久,菲利普波旁与沙皇阿列克谢达成了密约。

   又派人急赴北欧强国瑞典,缔结了互不侵犯密约……

   此时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果然,在大明中兴九年腊月,一片天寒地冻之中,年轻的菲利普波旁一不做,二不休。

   这位少爷留下部分兵力驻守华沙,看管俘虏,菲利普波旁携瓜分波兰之威,突然甩饼回师维也纳。

   顷刻间,五万大军杀气腾腾,以普鲁士骑兵为先导,打着富国,强兵,洗刷耻辱的旗号,一股脑的冲进了维也纳。

   很快菲利普波旁将波旁家族的控制人,安娜皇太后软禁了起来,又接管了家族的一切事务。

   就在兵变后第二天,菲利普波旁宣布就任奥地利摄政王。

   还别说。

   他这么干还真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在瓜分波兰的战斗中,胜利之后,菲利普波旁不但在军中获得了极大声望。

   而且在群众和上层政府人员当中也获得了支持,毕竟开疆裂土这种事,是最能凝聚人心的。

   并且这位少爷充分学习了周世显成功的经验,在处理传统豪强,权贵上十分谨慎,避免了大规模的清算。

   而是选择了安抚,妥协,拉拢,分化……

   同时间,松江府。

   静谧的书房里,周世显一边喝着高丽参汤,一边拿着狼毫,在写给李岩的公文里,做出了如下建议。

   大规模扩军,大规模移民之后,为了安置过剩的大明人口,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搞基建!

   一个庞大的基建计划,展现在世人面前,修路,修城,修工厂。

   这个该专门吸纳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年轻力壮,才刚刚摆脱了封建束缚的青壮年人口。

   第一批打算招募50万人,与大明皇家商号旗下的各大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按照远近,劳动强度的不同,发放的薪水自然也不同。

   愿意加入公司,接受培训之后背井离乡,去北非吃苦受累的,享受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高薪。

   不愿意离家太远的,也可以就近在江南各地,参与一些大工程,什么修码头,造舰……

   可无一例外,这些人都要先进入工匠营,跟随工程师接受最基础的产业教育,当整个计划执行完毕时。

   预计将会有上百万产业工人诞生了。

   当然除了产业工人之外,周世显还未大明规划了数量众多的基础工程,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

   这就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这么一来,经过数年的恢复期过后,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

   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血液。

   “呼。”

   做完了这一切,周世显觉得轻松多了,他深邃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神采,他这是硬生生把大明从封建时代,一下子带入工业时代了。

   硬生生把一个农业社会,通过大刀阔斧的行政手段,一口气改造成了工业革命之前的状态。

   行不行呢?

   太行了!

   毕竟后世在咱们这片土地上,就是这么干的,并且还干的非常成功,硬生生创造了三十年工业奇迹。

   从周世显冷峻的嘴角,徐徐溢出了几个字:“感谢罗斯福。”

   这一套还真是罗斯福发明的。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

   一眨眼到了中兴九年的除夕。

   大明帝国从喧嚣中渐渐变的祥和,在松江府隐居了几个月之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驱散了笼罩在长江口上空的阴霾。

   除夕夜。

   周世显下榻的国宾馆外来了几辆马车,史可法,李岩,郑森,石亨等人不请自来,在孙怡人的抗议声中冲进了书房。

   “呵呵。”

   “哈哈哈。”

   很快,书房里响起了爽朗的大笑声,孙怡人虽然不愿意,却也只得安排人手奉上了茶水。

   书房里烛光摇曳,相隔数月之后再一次见面。

   却恍如隔世。

   李岩满脸感激,看着笑意吟吟的洛王殿下,话到了嘴边却不知从何说起,一场暴风骤雨过后是久违的安宁。

   他这个顶缸,背黑锅的,位子却渐渐坐稳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