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问鼎十国

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点红

问鼎十国 无言不信 2164 2024-05-30 14:43

  耶律喜隐抽打了一会儿,似乎疲了,将鞭子丢到了一旁,心气还是有点不顺。

   “滚蛋!”

   一脚将厍弋踹的滚了两圈,脸上有些羞红。

   本想立威,不料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这符王来了,战还怎么打?

   耶律喜隐忧心忡忡。

   咦!

   转念一想,给自己气笑了。

   老子瞎操什么心?

   打输了丢脸的是耶律璟这个睡皇帝,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他丢脸,更利于自己造反呢。

   念及于此,耶律喜隐态度又来了一个大转变,策马回营,直接将符彦卿抵达前线的消息告知了耶律璟,还一不小心让契丹全军都知道了。

   耶律璟听得符彦卿的到来,表情也是大变,心头突突直跳。

   五代十国,天下动荡。

   恰逢契丹出了耶律阿保机这样的雄主,自然少不了南下占占便宜。

   但是五代的军头没有一个好惹的,刘仁恭烧草场,符存审父子、李嗣昭、李嗣源、郭崇韬轮着将契丹当作经验包。

   其中符存审、符彦卿这对父子,那是一个比一个狠。

   符彦卿是这个时代勇战派的代表人物,他乐善好施,视钱财如粪土,历朝所赐他的财富,他尽皆分给下属。以至于士卒都乐于为他效死。

   不管对手多少,符彦卿皆敢亲率骑兵陷阵,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

   铁丘一役,高行周为契丹三万骑兵包围,符彦卿直接以数百骑兵陷阵,逼破契丹撤退。

   阳城之战,符彦卿以万骑之势横冲八万契丹骑军,杀得契丹势如土崩,丢弃的马匹铠仗遍野,耶律德光只身而逃。

   由他驻守边界,契丹兵甚至不敢入寇打草谷。

   以至于契丹人畏惧符彦卿如虎,尊称他为符王,甚至在战马生病不吃食物时,也将符彦卿提出来骂道:“此中岂有符王邪?”

   不过因为符彦卿威名太甚,遭人诋毁,石重贵只让他率领数千老弱残卒戍卫荆州口。

   而晋军主帅杜重威以十万兵马投降契丹,直接导致契丹入主中原。

   符彦卿、高行周见大势已去,也一并降了契丹。

   得知符彦卿归降之后,远在上京的契丹断腕太后述律平第一件事就问侍从说:“符彦卿在哪?”

   当听到耶律德光放符彦卿回到徐州时,瞬间色变道:“留此人中原,失策之甚!”

   可见符彦卿在契丹有多大的威望。

   完全不亚于让江东止啼的张辽,以及打的女真叫爷爷的岳飞。

   “这老东西,怎么也上战场了!”

   耶律璟作为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他现在还记得自己那不可一世的父亲在阳城之战给符彦卿打得有多狼狈。

   看了一眼耶律喜隐,耶律璟挥了挥手,让他下去,神色阴晴不定。

   这一瞬之间,耶律璟动了撤军的念头了。

   实在不行,不如回师?

   耶律璟暴虐并不昏庸,反而极具政治头脑。

   他当了睡皇帝多年,却一直稳稳坐在这个位子上,可见一斑。

   不是没有人造反,而是造反的都给他杀了。

   他知道契丹内部有不少人在看自己笑话,如果此番大败,回去以后必定是一场腥风血雨。

   不如就此而退?

   “反正这幽都府本来就是汉人之地,还给汉人又如何?”

   耶律璟低声自语了一句,隐隐萌生了退意。

   **********

   幽州城。

   罗幼度给足了自己这位大舅哥的面子,带着高怀德、呼延赞准备亲自出城门迎接。

   高怀德的父亲高行周跟符彦卿是五代十国两个恶名昭彰的军阀头子。

   两家的关系极好,多次相互扶持,故而将之带上。

   至于呼延赞,这符家对呼延家有大恩,若非符彦卿的面子,罗幼度还请不到呼延赞来帮他。

   在天雄军抵达之前,罗幼度在城楼上休息,与高怀德、呼延赞有一嘴没一嘴的闲聊。

   靠着女墙,罗幼度忽得有一种感觉,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来了!”

   放哨的兵士眼尖,提醒了一声。

   罗幼度转过身子远远眺望,但见一支威武雄壮的劲旅远远而来。

   待他们靠近了一些,罗幼度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远来的这支劲旅在移动中不乱阵脚,整体呈现一个巨大的方阵。

   谷继

   罗幼度手中有符彦卿的用兵心得,这是符彦卿根据自己多年与契丹作战而自创的一种阵法。

   “在贼境,宿用枪营,行用方阵,临机调度,策应万全。”

   罗幼度感慨:“无愧是百战劲旅!”

   论及军备配置,天雄军或许比不上郭荣精心培养的禁军,但是军中有那些跟随符彦卿十几年的老卒在,战斗力不会逊色半分。

   不说侍卫亲军司跟御营司,殿前司都未必是其对手。

   不过符彦卿手中真正的王牌还是他的牙兵牙将。

   五代十国最大的弊政,但却是每个节度使的依仗。

   尤其是天雄军的前身可是大名鼎鼎的魏博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