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能臣

第429章 兵败如山倒

大明第一能臣 万里天和 2118 2024-05-30 14:43

  大约九月下旬,李洪这次和蓝玉,带着三万人浩浩荡荡开拔马鬃山。

   他带着朝廷的五十万两银子,还有朱元章对他的期许和希望,将在马鬃山的隘口,修建一座被后世誉为塞外第一关的城池。

   而这座城池未来对于大明,乃至后面的那个朝代,也是有着深远影响。

   李洪同时也带着更大的抱负,他要在嘉峪关打造一个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工业基地。

   元昭宗掀开了自己的大帐,他走出的那一刻,东方的一抹阳光,穿破了厚厚的云层,直接洒在了他的面前。

   整个元廷,数万个帐篷就驻扎在了这居延海的附近,这个移动的内陆湖,其实就算是元人,也不是能准确找到他的位置。

   但元人似乎骨子里就有一种可以找到它的能力,所以才能在这大漠上,十几万的元廷,安静地生活下去。

   “陛下!大明的李洪带着蓝玉已经出发了。”

   元昭宗眉头一皱,听到这个蓝玉的名字,他似乎有些恐惧,毕竟这个人可是大明的年轻将领中,数一数二的名将了。

   “这个李洪到底是什么人?”

   “据说他是主将!”

   纳哈上前道:“此人是李善长的儿子,是个文官,不过,大明皇帝却将他立为主将,我想是看在他父亲的缘故。”

   “汉人就是这样!”

   元昭宗点了点头:“看来蓝玉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而这个李洪……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陛下,我愿意领兵,前往迎战!”

   纳哈躬身请命。

   元昭宗有些顾忌,毕竟,这个纳哈已经败给大明朝三次了,他怀疑对方的能力。

   “陛下!”

   这时一旁的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走出,他躬身道:“纳哈乃是败军之将,我恐他这一次,还是不是这个李洪的对手,我愿意领兵,前往迎战!”

   “扩廓帖木儿,你,你什么意思!”

   纳哈听到被人看不起,作为元人将领中的佼佼者,他怎么心甘情愿的接受。

   对于元昭宗而言,这位曾和汉人有过很多次交道,甚至精通汉人的文化艺术的王保保来讲,他其实是多少有些怀疑的。

   毕竟,这位曾有功于元昭宗的人,在最后的关键时候,曾保持了中立,这让元昭宗一直有些怀疑王保保的立场。

   所以元昭宗并未给予他很大的信任,只是给了一个丞相的虚名,但并无什么重用的举动。

   而此次王保保主动请战,对于元昭宗来讲,这是个好消息,但也是个为难的决定。

   扩廓帖木儿的身份曾让他,在元廷皇室中很是尴尬,所以元昭宗眉头紧皱,思索了下。

   “陛下,让我去,扩廓帖木儿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李洪不足为重,真正要对付的是蓝玉!”

   元昭宗点了点头,正要决定,扩廓帖木儿却冷笑一声:“纳哈,你还要葬送多少我鞑靼的子弟!”

   “你!”

   纳哈这几次兵败,死了不少的元人,这也是他最最不被元昭宗看好的地方。

   “你说什么!打仗哪有不是人的!”

   纳哈有些不服地问。

   “哈哈,我说你不会打仗,就是个庸才,陛下,这李洪并非纳哈说的是个无用之人,他曾在上次北伐中,为徐达出谋划策,而且,打了几次的漂亮仗,纳哈,我告诉你,其实你最后一次也是输在了这个人的手上。”

   “不可能,我输给的是李文忠!”

   纳哈挥着手,不想相信这个。

   “你别忘了,我在河南河北布置了很多的密探,而且在南京也有我的人,对于李洪,可以说是这段时间,我听到的是此人受到大明皇帝的器重,你说,这个人要是真的如你所言,只是个纨绔子弟,难道大明皇帝不知道吗?”

   “这!”

   纳哈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元廷上下,都知道扩廓帖木儿的密探那可是元廷情报的主要来源,是他亲手打造。

   甚至他还将自己的妹妹和女儿都送去南京城,只是为了打入明朝的内部,作为情报的密探使用。

   “好了扩廓帖木儿听令!”

   元昭宗有了决断。

   “臣,听命!”

   “我命你带领一万五千人,前往马鬃山迎敌!”

   听到这个人数,王保保眉头一皱,对方可是三万,但却给了他一万五,说白了还是不信他。

   “是!”

   扩廓帖木儿没办法,能让他出去打仗,这就已经不错了。

   “纳哈,听命!”

   元昭宗道:“我命你带领两万人,作为扩廓帖木儿的随军,在后面策应,记住不可私自出兵,要听从扩廓帖木儿的,他要你出兵,你才能行动,明白吗?”

   纳哈一听,道:“是!”

   这个安排,纳哈何尝看不出,他是负责监视王保保的,也不用他打仗,但要是扩廓帖木儿真的有什么异动。

   那对不起了,后面杀上来,和大明的军队一起,将王保保就地正法。

   元昭宗的安排看似万无一失,但扩廓帖木儿的心里倒是难受的要命,这哪里是去打仗,简直比被押着还不舒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