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夺舍扶苏开始

第107章 周文破函谷

从夺舍扶苏开始 鲸仙人 2141 2024-05-30 14:42

  周文,又名周章,他曾在春申君的门下做过门客,是陈地有名的贤人。

   他也曾在项燕的军中担任视日的职位。

   视日就是一种通过观察日影占卜吉凶或者寻找战机的职位吧。

   陈胜造反,至陈地称王。

   陈地多少年来都是反秦的大本营,有着浓厚的造反氛围。

   陈人周文大约就是这个时候投靠了陈胜。

   他自言习兵书,知兵法,被陈胜所器重。

   于是,陈胜命令他为将军,与吴广一同向西进兵。

   本来,吴广和周文是打算进攻荥阳的。

   这是合乎兵法奥义的,荥阳是东部重镇,交通便利,粮草充足,谁拿下了荥阳谁就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无奈,三川郡守李由亲自坐镇荥阳,指挥若定,秦军战斗意志极强,以微弱的兵力死死的守住了荥阳城。

   吴广对此十分焦虑,要知道,一旦秦军主力赶到,和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战局就会瞬间扭转。

   眼看楚军要被拖死在荥阳城下,周文向吴广献计。

   他提议,由吴广率主力在荥阳城下攻城,他自己则率领一直偏军绕过荥阳,直取关中。

   或许能够出其不意,攻破函谷关,一战灭暴秦。

   吴广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好计谋。

   他亲自统帅大军攻击一座小城荥阳尚且不能成功,周文怎么可能独自攻下函谷关呢?这岂不是去送死?

   但战争已经陷入了困局,没有什么好的破局办法,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于是,他同意了周文的请求。

   就这样,吴广和周文两个人分兵了。

   ......

   离开吴广这个棒槌之后,周文顿觉天地辽阔,可以尽情的驰骋。

   他带领着万余人马一路向西,高歌凯奏,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很快,他就拥有了车千乘,卒数十万,直逼函谷关下。

   此刻的周文意气风发,他望着眼前这座挡了山东六国几百年的函谷关,命令士卒发起了进攻。

   三天,最多三天,他就要攻下这座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关。

   函谷关的守将,绝没有想到叛军能够如此迅速的出现在这里,一时之间有些手忙脚乱。

   自从大秦东出之后,特别是秦兵天下之后,已经无须防备东方的敌人。

   函谷关的地位迅速下降,咸阳拨给的军费越来越少,城防毁坏,兵员物资奇缺。

   哪怕东方的叛乱爆发之后,这里也只是补充了少量的兵力。

   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场小叛乱,很快就能平息,如论如何也不可能打到函谷关下。

   谁能想得到,大泽乡中叛乱,竟然波及了大半个天下。

   现在,数十万叛军已经兵临函谷关下了。

   ......

   这些叛军战斗意志极强,各个悍不畏死,仅仅一天的时间,他们就对函谷关发动时十余次进攻。

   好在守卫函谷的秦军都是老士卒了,战斗经验比较丰富。

   加之函谷关十分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正面突破还是十分困难的。

   仅仅一天的时间,叛军就在函谷关下留下了三千具尸体,损失惨重。

   夜幕降临的时候,敌人的攻势才最终停止,他们蛰伏在关下,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函谷关守军各个累的筋疲力尽,瘫倒在城墙之上。

   他们的脸上和身上满是血汗和污渍,就好像从血坑中挖出来的一样。

   守军的损失虽然不如远不如叛军大,但也称得上触目惊心了。

   将领们努力的克服着身体的酸痛,巡视城防,提防着敌人可能的夜袭。

   无数的民夫趁着夜晚的时候,抢修白天被破坏的城墙。

   求援的书信已经火速送往咸阳了,但将士们的情绪都很悲观。

   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到援军到来。

   一个年轻的士兵从垛口中向外眺望,城外的篝火绵延百里,一眼望不到头。

   函谷关下,已经有多少年都没有出现过如此规模的军队了。

   他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不觉得威武与壮观,也感觉不到害怕和恐惧。

   胜利必然是属于大秦的,但他很难活着见证大秦的胜利了。

   他的心死如死灰,望着西方的天空,口中喃喃道:“小玉,我的小玉。”

   ......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天空很美。

   朝霞还没有消退的时候,叛军就对函谷关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今天,他们的攻势更加猛烈,并且加入了许多攻城器械。

   也不知道这些器械是他们临时赶制的,还是从别处运来的。

   有了攻城器械的加入,叛军的进攻如虎添翼。

   函谷关坚固的城墙开始出现小面积的缺口,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要知道函谷城墙的厚度是惊人的,要想凿穿它,可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做到的。

   最大的问题是,叛军的先锋部队十分的勇猛,在箭弩的掩护之下,几次登上了函谷的城墙。

   这足见叛军奖赏的丰厚和守军势力的薄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