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联薪火传

第1011章 入地求生(十二)

抗联薪火传 老哲 2136 2024-05-30 14:39

  黑暗之中,雷鸣带着依亭雪静悄悄的离去。

   依亭雪听着雷鸣那近乎于无的脚步声猜测着雷鸣的长相。

   别看雷鸣和她在一起已经有几个小时了,可是她还真就没机会搞清自称“小六子”的雷鸣的长相。

   最初在那间刑讯室里是雷鸣用手电筒照着她的。

   所有被手电筒照过的人自然明白,自己会在手电筒的光柱下被看得一清二楚,可是你想看清拿手电筒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随后他们两个就进入到了地下道中。

   可由于怕暴露自己一方的位置,雷鸣那按亮手电筒的次数都能数过来。

   所以,依亭雪更是没机会得见雷鸣的真容。

   可是,此时的依亭雪却是格外好奇起雷鸣的长相来。

   她好奇雷鸣的长相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先前他们在消灭了那伙日军后,雷鸣和她便扒了两套日军衣服换上了。

   而这时依亭雪便开始佩服雷鸣了。

   这个小六子真尖哪,竟然能想出换上日军衣服鱼目混珠的办法来。

   不过,雷鸣接下来的举动却是让她大吃一惊。

   只因为雷鸣把他那个装着手雷盒子炮的工具包交给了自己,而他却是扛起了一具死尸来!

   依亭雪自然要问,你逃命就是逃命,你扛个死人嘎哈?

   雷鸣的回答自然是,你少管,咱们快跑!

   于是下面就是依亭雪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依亭雪自忖自己的体质虽然比不上男兵,可比一般女人肯定是能跑的。

   那么,她和一个扛了个一百来斤的死人的雷急鸣比起赛跑来是谁厉害呢?

   答案是,她依藤雪虽听雷鸣喘息很重,可她真的就未能把雷鸣落下半步。

   依亭雪正搞不明白雷鸣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个啥的时候,他们便听到后面传来了追兵那如同万马奔腾般的跑步声。

   摸黑跑的终归是跑不过拿着手电筒照着跑的,更何况有个摸黑跑的还扛了个死人呢?!

   而直到雷鸣停下来让她藏在自己身后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雷鸣为什么会扛了个死人。

   原来,雷鸣对有追兵追上来却是早有预见。

   雷鸣让自己藏在了他的身后,而雷鸣却是藏在了那具死尸的身后。

   雷鸣扛着那具尸体那哪是尸体啊?那就是一个移动的掩体!

   当时依亭雪就问了,这能行吗?

   雷鸣便反问,后面追过来的不是伊藤的人吗?

   而这时候,依亭雪才陡然醒悟,雷鸣的这招肯定能行!

   为啥能行?

   只因为伊藤特攻队的人用的也全是盒子炮。

   盒子炮那是近战利器。

   既然是近战利器,射速很快,那么穿透力便不足。

   百米左右杀人自然是可以的,可要说子弹把人穿透那几乎就不可能了。

   盒子炮中穿透力强的那也就得数二十响盒子炮了。

   不过截止目前,雷鸣却是未曾发现日军有用过二十响的。

   当然了,什么都有风险,也保不准日军就冒出把二十响的盒子炮来。

   可雷鸣可管不了那么多,他率领雷鸣小队与日军作战哪场不是以弱胜强的?

   既然日军有的是盒子炮,那么在一定距离内有这个尸体来当肉盾来挡子弹那就安全的多。

   这里可是被流水冲得光溜溜的下水道,就这下水道中要是找不到岔路口他们根本就无处藏身。

   那一旦和日军对射起来他们必死无疑!

   而雷鸣并不因为自己有了掩体就大意,紧接着他却是让依亭雪接着往前跑,去看看最近的岔道在哪里。

   并且告诉依亭雪,我的枪声一响你就得趴下来往前爬,并且一定要贴着左面的洞壁爬。

   对此依亭雪对雷鸣的好感又增。

   人家这个小六子之所以让他贴左面往前爬那自然是因为那具死尸和雷鸣都在左面。

   也就是说伊藤特攻队想要打中她依亭雪,那子弹却是必须穿过一死一活两个肉盾的!

   你说雷鸣如此作派又怎能不让依亭雪心存感激?

   而出乎负责寻找出路的依亭雪意料的是,后面雷鸣枪声响起日军集火之际,她竟然真就找到了岔道口!

   眼见对面伊藤特攻队停止了射击,依亭雪就想通知雷鸣接着撤。

   可是,她又不敢喊,生怕给自己这两个人再招来子弹。

   所以她便在地上摸了个小石子往雷鸣那头扔。

   好在这个岔路口与雷鸣所在的位置终归不是太远,雷鸣竟然真的就听到了。

   而依亭雪不知道的是,雷鸣却是又以伊藤敏的那把镶金嵌玉的刀鞘为饵留在了那里。

   伊藤敏知道那黑暗之中反光透亮的是金玉之属,雷鸣却也同样发现了啊!

   依藤敏找到了自己的那个刀鞘便和他的队员们聚了堆儿,而及时撤回来的雷鸣自然又给日军甩过去了几颗手雷。

   扔几颗手雷自然算不了什么,可是这几颗手雷的爆炸却成了这场追逐战的输赢的关键,便如围棋之中两条大龙搅杀的胜负手。

   雷鸣其实早就想把手雷甩出去,奈何日军太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