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联薪火传

第678章 当暗夜杀神碰到了不设防的侵略者

抗联薪火传 老哲 2123 2024-05-30 14:39

  夜还是那么的静。

   在那个有着探照灯的炮楼里,看探照灯的那名日军哨兵尚且在打瞌睡,那在炮楼里的日军那自然是在睡觉。

   在第一层一个单独隔出来的一个小间里,煤油灯下,一名日军官正躺在一张行军床上仰面睡着。

   睡梦中也不知道他梦到了什么,那嘴角竟然是露出了笑意。

   也许他梦到了自己已经五岁的儿子,也许他梦到了自己那已经变得愈发性感丰腴的妻子。

   但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有这么一天,他来到异国的土地上时,有一个敌人正审视着他那睡梦中的笑容。

   如果他想到会有那么一天,他绝不会睡得如此安稳,他夜夜毛骨悚然!

   而此时,就有一个人正在那昏黄的煤油灯下看着他这张侵略者的脸。

   雷鸣,已经到了。

   日军的探照灯那就是看着壮丁的,那怎么不可能向这段施工区的来路照。

   所以,雷鸣很轻松的就进入到了这个炮楼之中。

   雷鸣审视了着这张躺在行军床上在睡梦中那表情与中国人并无二致的脸,然后,他就无喜无怒的伸出了自己那双死亡之手。

   在雷鸣的印象里自己已经用这双手掐过死五四五名日军的哨兵了。

   于是,他的心理愈发强大了起来,他的技巧愈发的娴熟了起来。

   当他那双手大声在突然扼紧了这名日军军官的喉咙的刹那,那名日军军官本能的蹬了两下腿。

   从那日军军官的鼻腔里就发出一声生命因无力而变得怪异的叹息,然后,他就躺在那里不动了。

   雷鸣并不知道这个炮楼里有多少日军。

   但目前这个炮楼也只有两层罢了。

   天黑前他在观察敌情时,见那炮楼的二层连垛口还没有砌呢,显然这个炮楼并没有完全建好。

   按目前这个炮楼的规模来看,雷鸣觉得这里的日军不会超过一个分队,也就是日军的一个班,人数在十名左右。

   看来日军真的很放松啊!

   日军军官所亮着的这盏煤油灯给雷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若是在战场上,有人胆敢在黑夜之中弄出光亮绝对是找死的行为。

   见那日军军官已死,雷鸣飞快的扫了眼这间小屋的陈设。

   而这时他就看到了一张桌子上竟然放着一堆米团子!

   日本人总是会用大米做成包着蔬菜的米团子,那吃法和中国人吃的包子类似。

   雷鸣看着那米团子感觉到了自己腹中的饥饿。

   为了抗拒那份诱惑,他飞快的扭转了目光,现在还不是吃东西的时候。

   雷鸣的目光掠过那日军军官挂在墙上的挎包、王巴匣子,然后他就看到了一把短刀。

   那刀比雷鸣印象中的指挥刀要短,看那长度也就在三四十公分的样子。

   就是它了!

   雷鸣上前将那把刀从刀鞘中抽了出来,令他惊异的是,那把那锋利的刀光竟然的煤油灯那昏暗的照亮下闪出了寒光。

   长度正好,自己正嫌那日军的指挥刀长呢。

   而且这刀略有弧度,刀尖是尖形而不是钝头的却是正好用来捅人!

   他并不知道,这种刀并不是日军的制式刀具,那是一种日本武士才会用的短刀,日本的名字叫“肋差”。

   雷鸣从那日军军官的这个小屋里出来,四名躺在用木板搭成的床上的日军士兵睡得正香。

   雷鸣刚进到这炮楼之中时,他自然是注意到了这四名日军。

   可是他见他们睡得正香他就没有“打扰”而是奔那个露出来亮光的小门也就是日军军官的那个单间去了。

   他怕有亮的地方有日军值班并没有睡着。

   而现在自己已经杀掉了那名军官可这四名日军士兵却还不知大祸已经临头!

   此时的雷鸣有种感觉,今天,怕是要创造自己摸哨的纪录了。

   自己还从没有在摸哨中一次性杀死这么多的侵略者!

   也不知道是什么让这些闯进别人家园烧杀掳掠的侵略者会有如此的自信,今天日军对雷鸣不设防!

   雷鸣不再犹豫,持刀向前。

   也就是刚才那日军军官的小屋中依旧透出一米昏黄的灯光来。

   可是有这点光于雷鸣来讲已经足够了。

   他便双手正握着那把锋利的短刀向第一名日军士兵贯去。

   庖丁解牛解久了那就会游刃而有余,杀敌杀多了亦然。

   雷鸣出手稳准狠,可是他的手法也却同样有讲究的。

   他那一刀在贯入敌人心脏的刹那就猛的一顿。

   这一顿的好处是能确保刀锋插入敌人的心脏而又不会透体而过扎到那床板上。

   而同时雷鸣并不拔刀,就任由这名日军士兵在那床上颤栗着直至悄无声息。

   鬼子有四名呢,自己不可以砍掉对方的头。

   如果自己砍掉对方的头的话,那颈动脉处飞溅出来的血可能就会把旁边正在熟睡的日军士兵弄醒。

   所谓“慢刀子杀人”莫过如是!

   当雷鸣在用刀扎死了第三名日军士兵时,这层炮楼里已是有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