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联薪火传

第1995章 打鱼

抗联薪火传 老哲 2117 2024-05-30 14:39

  雷鸣已经出去二十五天了,现在又了同班同学了,二蛮子和毛细妹还都以为雷鸣这是从苏联回来了呢。

   可是他们问过了之后才知道,雷鸣为了击毙最后一个奸细却是拖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然后,得了自由之身的雷鸣压根就没有去苏联,这二十来天他却是一直一个人在外面“晃悠”了!

   说在外面晃悠那也只是他自己的话罢了,同样深深了解雷鸣的二蛮子却哪信雷鸣就是在外面晃悠,就一个劲的问雷鸣这二十来天到底杀了多少个鬼子。

   雷鸣拗不过二蛮子,这才说,也只是打死了十来个鬼子罢了,他眼见日军防范严密就跑回来了。

   二蛮子再问雷鸣这些天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是怎么解决的,雷鸣笑笑说,我是打猎的出身那还能饿着我?

   对于雷鸣的说法,二蛮子是深信不疑的。

   一个人在外面打鬼子,被日军追击,雷鸣当然也是不敢起火的。

   不过,雷鸣手里既有飞刀又有弹弓子的,对猎户出身的他打个野物那绝不是难事!

   既然雷鸣回来了,一看也是副饥饿困顿的样子,二蛮子便把那上回雷鸣领着他们打的野鸡拿出来一只来。

   雷鸣还问呢,你要烤熟它啊!

   二蛮子便回答,那当然,别心疼,你打鬼子有功劳咋也得犒赏下你的。

   二蛮子之所以这么说那自然是以为雷鸣心疼那野鸡,那是要等着大家都回来之后一起吃呢。

   谁料,雷鸣却说,一只哪够?烤俩!

   二蛮子听雷鸣这么一说当然是大喜过望,他便猜雷鸣应当是饿坏了。

   而二蛮子和毛细妹把两只野鸡和他们粘的山鸟弄熟之后三个人开吃的时候,雷鸣才说,可特么的把我饿坏了,现在嘴里还一股生血味呢!

   而至此,二蛮子才想明白,原来雷鸣这些天在外头那肯定是也打野味了,可他吃的却是生的!

   可雷鸣这么一说那问题随之又来了。

   要说雷鸣让鬼子追得不敢生火,那鬼子得派多少人追杀他,雷鸣说他只杀了十来个鬼子,二蛮子那能信吗?!

   可是,当二蛮子重新“审问”雷鸣的时候,雷鸣却是笑笑就又不肯吭声了。

   二蛮子那也是雷鸣小队的老人,他可是和雷鸣同一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开始打鬼子的。

   那还是三一年九一八的时候,打到现在雷鸣究竟杀了多少个小鬼子,就是雷鸣小队的人都没有人知道。

   而实际上雷鸣自己也不知道。

   就象他在黑夜之中向日军投掷手雷的时候,谁知道那一颗手雷究竟能炸多死多少个小鬼子。

   而对于雷鸣究竟杀了多少小鬼子的事情,其实日军也不清楚。

   有的时候日军也不可能知道袭击他们的就一定是雷鸣。

   而日军为了鼓舞士气,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也只会把他们伤亡的人数往少说的。

   就算是战后一些关于日军伤亡的一些文件被找到了,那上面说的也不是真话。

   比如说,日军会记载,他们大日本皇军某某联队某某师团在某场战役之中受到重创,可是那伤亡数字却还不到百人呢!

   这不扯呢吗?

   一个联队那就上万人了,更何况一个师团呢!

   受到重创伤亡却不到百人,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你说后世研究资料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相信?

   雷鸣在回去的当天吃饱了就睡了。

   而等到第二天,雷鸣的举动就又变得奇怪了起来。

   他却是让二蛮子把把他们上回打到的那些已经去了毛掏了膛的白条鸡都背上奔主密营去了。

   二蛮子以为雷鸣这是要把那些野鸡都烀熟了留着以后用呢,可一问之下他才知道,雷鸣竟然是要把这些鸡都炖了让大家都吃顿饱饭!

   之所以要到主密营去炖,因为也只有那里有锅。

   纵使二蛮子是个大肚汉那也知道节省过日子啊,他就训雷鸣,而雷鸣则是神秘的说你看看我放在哪儿哪儿那棵树后有啥?

   而二蛮子跑过去一看却才发现,内哪儿的那棵树后竟然放了一张鱼网和两个冰镩子的铁头以及铁丝若干!

   当时二蛮子就大喜过望啊!

   他才明白雷鸣会变得如此挥霍,原来,雷鸣却是把凿冰的工具和捞鱼的工具都弄回来了!

   那冰镩子就是用直径够粗的钢筋煅造出铁尖来,然后上面用木头固定好,两边再按上横着的手柄。

   人拿着那手柄就可以去结了冰的大水泡子凿冰窟窿了,然后再把那鱼网往冰窟窿里一下就可以往上打蛤蟆打鱼了。

   特遣队这个密营虽然也在山区,可这里的山并没有多高,树林很多水泡子也多。

   没上冻的时候他们都看到了那水泡子里有鱼直往水面中蹦呢。

   可是当时由于他们手中无网自然拿那些水泡子里的鱼没有什么办法。

   而等到一上冻,那冰面的厚度就得有一米左右,就是水够深下面不结冰他们却也是一点办法没有了。

   而现在有了雷鸣弄回来的这套家伙,留守在密营里的战士完全就可以去水泡子里打鱼打蛤蟆了,那还用为伙食犯愁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