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联薪火传

第468章 河边遇敌

抗联薪火传 老哲 2156 2024-05-30 14:39

  天黑了夜色笼罩了东北的山林。

   可是注定这个夏天的夜晚和往日变得不同。

   远处水洼之中的青蛙依旧在大声喧哗着,可是这山周围却是已经没有了虫声唧唧。

   因为在这座山的周围响起了一阵沉闷的如同打着闷雷的声音,那声音使得大地都颤抖了起来。

   声音渐近,那夜色中便多出了一片黑影。

   那是上千的来自异国的侵略者穿着大头鞋端着三八大盖向那座小山发起了冲锋。

   日军士兵们哈着腰虽然跑得迅速却又准备着随时扑倒在地。

   今天他们见了太多的无比憋屈的死亡,而一旦那小山上有枪口焰火闪过,他们将扑倒还击。

   他们会用己方那密如雨点般的红光将对面那零星的枪火打得如同花儿般的陨落!

   但是,出乎他们所有人预料的是,那山上的枪火始终没有燃起。

   七百米……五百米……二百米……到五十米了!

   对方所擅长使用的毛瑟短枪却并没有响起!

   而就在这个时候,随着日军大队冲锋而来的那名日军大队长便感觉到不妙了。

   他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雷鸣小队还会在山上吗?

   不对,他们不可能还在山上!

   如果他们还在山上他们为什么不开枪?!

   “照明、照明!”日军大队长已是大声高喊了起来。

   为了夜袭雷鸣小队,他和他的手下自然已经进行了充份的准备。

   于是,刹那间,就在这座山的周围没有枪火闪亮却有无数的火把、手电筒亮起。

   山还是那座山,树还是那些树,可是没有枪声响起自然也就没有了枪口焰火的闪亮。

   “搜山!”日军大队长急喊道。

   这个时候这名日军大队长已经意识到,那支雷鸣小队已经跑了,怎么跑的?不知道!

   他们会长长翅膀飞吗?他们会象穿山甲鼹鼠那样入地吗?

   日军大队长已经开始思索了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终于听到了枪声。

   只是那枪声并不是在这座山上响起的,那枪声是在西面,那里是——清珠河!

   “高仓,带你的人快去清珠河!”日军大队长已是高喊了起来。

   这座山没有动静,清珠河方向却有了枪声。

   日军大队长在这一刹那便已经明白了,雷鸣小队到底还是在自己一个大队兵力对这座山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中跑掉了!

   怎么跑的,他真的不知道,他现在也没有功夫去调查。

   他现在只知道,雷鸣小队肯定已是在清珠河边了。

   因为为了堵截住狡猾多端的雷鸣小队,他在清珠河畔还放了两支小队。

   在雷鸣小队被围在这座山上后,有一支小队就撤回来参与围山了。

   别外一支则被他依旧留在了清珠河畔。

   在他看来围住雷鸣小队并不差那百十来人。

   而现在,真正起作用的竟然还就是那本是有一搭没一搭放在河边可以撤回来也成的小队!

   雷鸣小队定然是逃到了河边与自己的那支小队发生了战斗!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此时在距离清珠河几百米的地方,武更他们已是与守在河边的日军发生了激烈的交火。

   他们已经冲到了河边,但是,他们无法下河泅渡!

   因为他们被处于这个巨大的包围圈中最外层的那支日军小队给“咬”住了。

   他们无法摆脱日军。

   他们刚刚从那个洞口钻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大夏天的日军不可能点篝火,他们又怎么可能知道这里还有日军。

   而日军自然也不知道这支雷鸣小队已经是摸到了这里。

   于是日军保持着高度警戒,武更他们则是在黑夜中听着那清珠河水拍岸的声音误打误撞的前行。

   这支日军小队并没有守在河边。

   因为这里的水流比较急,水流比较急,水声就大。

   带队的日军军官认为如果就在水边的话,那水声会影响到他们的听觉。

   于是就在武更他们不小心发出了动静而他们又听到了日军拉动枪栓的声音的时候,战斗在刹那间爆发。

   武更他们以牺牲了三名队员的代价利用盒子炮短促突击的火力冲破了日军的防线到了河边。

   可是这支日军小队又怎么可能让他们泅度成功?

   这支日军小队可是在河边守了一天了。

   这河边与雷鸣他们被包围的那座山也只有两公里的距离罢了。

   他们自然获悉了雷鸣小队让他们大日本皇军伤亡惨重的消息。

   他们深知能逮到雷鸣小队有多么不容易。

   所以日军士兵那也是不顾生死的向前攻击,就是不让武更他们拉开与他们的距离。

   武更他们不敢下水。

   虽然水流很急虽然那河面不宽,他们泅渡过这条河也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可是,就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日军完全可以弄出照明来把他们当成水中的鸭子直接击毙!

   于是,现在双方形成成了这样的战斗场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