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联薪火传

第1236章 一个人“豁弄”一片营(五)

抗联薪火传 老哲 2106 2024-05-30 14:39

  日军再次对抗联营地发起进攻了。

   而这回进攻的前提是南、西、北三面都放上了兵力。

   对,是兵力,而不是警戒哨。

   他们发现如果他们在这三面人放的少了却是根本就无法阻止抗联分子对他们的搔扰。

   他们知道那抗联分子人真的是不多,都不可能超过五指之数。

   可是他们偏偏拿人家没招!

   他们的防守就象一个四处都是窟窿眼子的渔网,或者说是一块布。

   而对方的袭扰却象一把尖利无比的锥子。

   扎到他们的身上虽不要命但很疼。

   截止目前,他们已经被人家打死打伤近二十人了,可是对方究竟有多少人他们却都没有摸清楚。

   日军士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恐惧心理了,但是,这场战斗却必须要继续!

   其实日军的指挥官也能想明白,战斗到此时,抗联营地里的抗联的人啊物啊什么的肯定已经转移的差不多了。

   但是,他们这不就是为了那个名嘛,那个他们打下了抗联营地的名,以对那玉陨的联队长的在天之灵有一个交待。

   这回既然三面都做上警戒了,他们终于是可以再次对东面的抗联部队守的那个山头再次发动进攻了。

   而此时,守着那个制高点上的那个团的郑政委却已是与团长张成路在商量了。

   “团长,咱们为啥不撤退啊?”郑政委在问。

   “我没说不撤,咱们再看看!”张成路瞪着大眼睛看着西面的黑暗之处说道。

   刚刚,周宝国已经让人给他们送信儿了,他们阻击任务已经完成了,可以撤退了。

   按理说打到现在他们团可以说是伤亡过半了,本来是可以撤退的。

   可是,张成路却和老郑商量再留下来看看。

   时下的抗联在军事指挥上各部队也有不同的模式。

   而周宝国团的第五军却是秉承下了原中国工农红军的作战模式,那就是政委有军事上的最后决策权。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部队在早期,包括国内战争时的红军时期,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时的八路军新四军时期,在一支部队里,政委的权力至少是大于或者等于军事最高指挥官的。

   这也充份体现了党领导枪的一向原则。

   至于说象后世所拍的抗战剧中,仿佛做主的都是军事主官,而政委只管政治思想工作乃至后勤工作,有时就象一个受气的小媳妇,这个是不成立的。

   听张成路这么说,他的搭档郑政委哦了一声便没有再说别的,他还是明白团长张成路的意思的。

   张成路不着急撤出战斗的原因有两个。

   一,黑夜之中,熟悉地形的他们想撤出战斗很容易。

   二,而第二个原因才是最重要的的。

   那就是先前由于东面的那个山丘的阻挡,他们虽然看不清那头是个什么情况。

   但是,他们可是能听到那头的枪声和爆炸声了,甚至他们在这座山的最高点上可以隐隐看到西面山上有子弹的闪光。

   而自打日军上次的进攻被打退之后,日军就再也没有往这头进攻了,反而日军那头枪声阵阵。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毫无疑问,赵亮的那个连已经对前线的日军进行袭扰了。

   张成路能猜到赵亮那个连损失一定也很大,他很希望能帮赵亮他们一把,把他们的人也带回去。

   既然如此,那就再等等看看吧!

   而此时进攻的日军也已经在夜色的掩护下翻过了那个山丘开始再次向张成路团的防守阵地摸来了。

   日军很快就摸到了山脚下,在日军军官的低声命令下,所有日军士兵就已经展开了队形,掷弹兵则是把掷弹筒都扶起来了。

   那两具射程远的最新式的掷弹筒已经被人家抗联小队给“偷”跑了。

   这两具掷弹筒也只是先给他们拿来用的,大批量的酱婶儿的新式掷弹筒那还在东海的轮船上呢!

   结果他们头一次使用新式武器却被抗联给“偷”了,想想实在是让这支日军窝火。

   可是射程远的掷弹筒没有了,但那照明弹却又不能不打。

   退而求其次,日军也只能使用老式的掷弹筒了,只是这老式的掷弹筒也就能打二百多米罢了。

   负责指挥这次进攻的一名日军中队长就蹲在了几名掷弹兵的身边。

   虽然是在黑暗之中,可他还是习惯性的抽出了自己的指挥刀,他已是准备在那指挥刀向前一指之际就大声下令进攻了。

   可是这个时候,所有在场的日军也好,还是在山头静观其变的抗联张成路团的人就听到了“嗵”的一声!

   真的有照明弹打起来了!

   只是这声“嗵”听起来实在是有些小,只因为这一声“嗵”却是在南面黑暗之处的某点打起来的!

   肉眼可见一颗闪亮的星星从那个地方升起,在天空中划了一道弧线然后就“砰”的一声爆燃开来!

   这也只是一颗最普通的照明弹罢了,可是问题是这颗照明弹却是打在日军当预备阵地的山丘上空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