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联薪火传

第629章 雨夜杀敌

抗联薪火传 老哲 2141 2024-05-30 14:39

  雨夜摸哨

   夜终归是夜,只因人而变得不同。

   夜色之中,老百姓是安静的。

   有刚成亲的小两口在那火炕上忙着传宗接代,有疯玩了一天的孩子把被盖在身上的破被踹开了。

   炮楼上的日伪军的哨兵依旧在那探照灯后站着。

   只不过应上面的命令,他们却是连那直接照到街心被绑着的那一家三口的探照灯也没有打开。

   县城中心十字路口四角的伪军们依旧埋伏着。

   他们都没有睡觉,却也没谈得上有多大警惕。

   这里可是日伪军的大本营。

   就算是邵本良带着先锋营出去寻找杨宇平反日联军的下落去了,就算今天白天日军又出去了一个大队,这里依旧还有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呢。

   一只大狼狗在东南角那个大户人家的院门那里正趴着呢,只不过它却老老实实的没有任何动静。

   只因为,它的嘴巴也被绑上了。

   这自然是伪军在日军那里学来的示警方法,大狼狗听到动静自然会动,可又叫不出声,这不正好适合他们埋伏的需要吗?

   天地一片漆黑,也唯有街心处有那么一盏气死风灯。

   在那昏黄的灯光下,有三个人被绑在柱子上都垂着头不知死活。

   而这时从县城的西面有一支几十人的抗日小队向街中心出发了。

   白天的时候,尽管雷鸣已经给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可是很多队员都感觉到了压力。

   因为雷鸣给他们订的目标是——将四角上的伪军全部摸哨!

   这个地方不能响枪。

   如果枪声一响,别说营救赵赶山一家三口了,就是他们整个雷鸣小队也会陷入到日伪军的重兵围攻之中。

   无论哪支雷鸣小队都被日军围堵追击过,可是这回他们对日军势大的感觉那是格外的深。

   白天的时候,他们就看到又有日军的一个大队向锅顶子山方向蜒蜒而去了。

   一千多名日军带着轻重武器,加上后面运输给养的部队在出县城的的路上足足拉出了两里多地。

   这阵势要说不带给他们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雷鸣却用一翻话就激起了他们的血性。

   雷鸣问,看着这一大队鬼子,你们怕吗?

   没等队员们表态呢,雷鸣却是笑道,可咱们是雷鸣小队,鬼子那一大队的鬼子就专门抓过咱们雷鸣小队。

   可是,我们打死了一百多个鬼子,然后每个人依旧活蹦乱跳的!

   那你们说,这是谁怕谁?!

   雷鸣这翻话直接就把队员们的压力就变成了兴奋。

   雷鸣所说的这翻话是什么意思?

   他忾说的其实这就是部队的传承,一支部队光荣历史的传承。

   这支部队规模很小,就叫雷鸣小队。

   曾经的雷鸣小队打出了让日军胆寒的战绩来,而现在他们也是雷鸣小队!

   这点很重要,因为别说周让领着的那些人,就是武更大许子他们也头一回听雷鸣说咱们是雷鸣小队!

   这个很重要,这个小队就是以雷鸣的名字创建的。

   而雷鸣这个雷鸣小队的创建者今天说了,咱们是雷鸣小队,那就是说,雷鸣头一头正式承认你们同样是雷鸣小队!

   雷鸣的认定这个很重要!

   于是,那种大无畏的骄傲感在每名队员心中油然而生。

   我们不怕死,我们要誓死维护雷鸣小队们的荣誉!

   雷鸣见大家的心气被调动起来了,才开始布署战斗方案,他又把队员们的兴奋变成了老兵要执行任务的冷静。

   简短截说,就在那静悄悄行军之中,西面的街口到了,雷鸣刚要带着四十多人的队伍中向西北角的平房而去。

   可这个时候天际突然有亮光划过,而这就道突如其来的亮光却是让他们所有人齐刷刷的趴到了地上!

   天助我也!此时的雷鸣心中已是大喊道。

   因为那道天际的亮光可不是日军的探照灯,那道一闪即逝的亮光却是在云层之中出现的。

   那是闪电!

   有闪电就有雷声,须臾沉闷的雷声便从天际传来。

   然后在这黑夜之中就有呜呜的风声刮起,有干燥的土面子被风吹到了脸上,有树叶开始哗啦啦的响。

   今年春旱,一直没有下雨,而这几天天终于阴下来了,那雨也一直没有下。

   难道老天爷有知,正是为摸哨的雷鸣小队预备了这场雨吗?

   风吹得愈发紧了,那土面子打人打得都睁不开眼睛了,黑夜的县城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异响。

   而也就不一会儿功夫,便有豆大的雨点从虚无之中落下打在了所有人的身上。

   “上!”雷鸣见不再管闪电划亮天际依旧有雷声响起,他低声下令。

   于是所有人爬起,这回不用再掩饰脚步,也只是片刻的功夫,他们就贴到了那家前面的板杖子。

   雷鸣轻轻扒开了一块板皮,带头钻了进去。

   而他的后面依次是周让、武更、大许子、三喜子、丁保盛、汤小饼、大壮、柳根、猴子。

   至于其他人则是在黑暗之中蹲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