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第291章 准备应试

  第291章 准备应试

   杨荣、石景同二人,则是照例去了朱拓的住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房间,开始了今天的课程。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叠稿纸。

   两人接过一看,每一页上面,都有一道题,而在这道题的最下方,便是破解之法的要点,从这略显青涩的字体来看,显然就是他们的师傅朱拓所作。

   两人不由得一怔,心中满是感激。

   “这就是主人给我们出的题目吗?杨荣愕然道。

   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

   轰轰轰!

   石景同斩钉截铁的点了点头,动容道:“昨天师傅还专门询问过我们的近况,还安慰我们几句,让我们好好休息,不要太过劳累。不过,他对我们寄予厚望,甚至亲自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

   “是啊!”有人附和道。

   杨荣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感叹道:“瞧瞧这几个字,又是擦又是擦,又是抹又是抹,老师修改过无数次。如果我们拿不到好成绩,那我们怎么向他交代?“

   石景同脸色一沉,指着那张纸说道:“不仅如此,你看那张纸上,竟然有唾液。想必是一夜未睡,大恩不言谢!”

   “可是师父为什么今天一大早就走了,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石景同想了想,说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我想,他是怕我们两个人的面子上过不去。哎,咱们两个天天埋头苦读,师父看似不在乎,实际上心里却是最上心的。”

   “我明白了!”

   杨荣神色一肃,摊开手中的宣纸,道:“你看师父出了什么题?“

   原本,在他们看来,这朱拓的问题,只能算是一般,因为朱拓的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

   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虽然谈不上博览群书,但也绝对算不上什么都不懂。

   “这

   “这……”

   “这……这……”

   两人大吃一惊,将朱拓写下的每一道题,都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狠狠的揉了揉眼睛,瘫倒在地,不敢相信。

   两人都是聪明人,见多识广之辈,一看便知,朱拓提出的这个问题,乃是最难的问题。

   特别是朱拓给出的那些解答方法,简直就是醍醐灌顶,只要照着他的方法来写,绝对可以写出一篇高品质的八股文出来。

   杨荣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带着感动的泪花,手中的宣纸,沉甸甸的,沉甸甸的。

   以师父的学识,想出这样的问题,不知道耗费了多少脑细胞和精力。

   “石兄,我一定要好好琢磨一下,才能让他失望。”

   石景同有些诧异,提醒道:“杨兄,科场上的题目从来都是没有定式的,你就这么点题,未免也太极端了吧?如果考试不是这样,那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

   “所以呢?”

   杨荣丝无波澜,斩钉截铁道:“我年纪尚轻,此次若不能中榜,最多三年。但如果让自己辜负了师尊的一番心血,

   这不就是披着人皮的狼吗?”

   石景同沉吟着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我就和杨兄一道,好好琢磨琢磨,如果能中,也算是我们祖宗有福了。如果没有,那就算了。”

   “应该的!”

   两人回了自己的书房,将《礼记》《中庸》等一系列的经书,统统扔在了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然后,他将朱拓的问题,摊开在桌上,一道道的看了起来。

   今天的科场,通常都是从四书五经中摘抄一段句子,稍加改动,然后作为试题。

   比如朱拓的那几个题目,第一个题目就是:“大丈夫当如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让一切都是公平的。第三个问题是:“大士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仁爱,在于仁爱,在于仁爱。”

   两人坐在桌子边,将白纸铺好,然后开始答题。

   他们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苦思冥想,写出一首像样的八股文来,然后彼此对着校对,提点建议,最后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翌日,两人在鸡鸣中,起了个大早,用冷水洗了把脸,神清气爽。

   早餐之前,二人就在亭子里坐下,交换着各自的看法,将朱拓的那些题目,以及朱拓的一些见解,尽量将八股文补全。

   吃完早餐,冯宇和冯宇就埋头写起了八股文。

   据一位路过的帅哥透露,网上的故事都是胡编乱造,随心所欲。

   八股文,一字一顿,都是很耗费脑力的。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用完午餐后,他才急匆匆地返回自己的房间,然后强行让自己坐下,再次陷入沉思。

   到了晚上,两人总算是写完了两篇论文,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两人都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杨兄,恐怕不能再学习了,等吃过晚饭,我就要休息了。“

   杨荣面色凝重,厉声喝道:“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这是什么意思?师傅这么为我们操心,我们竟然还要懈怠,我们还是不是人?“

   石景同打了个哆嗦,好不容易才缓过劲来,“是啊,杨兄所言极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