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方孝孺背叛了儒家
所以,每当朱拓外出的时候,方孝孺都会寸步不离的跟随在他身后,不时的询问他的问题。
朱拓一阵头疼。
朱拓烦得不行,他很想把方孝孺揍一顿,却又担心方孝孺会吃亏,到时候可就不好交差了。
到了后来,朱拓也只好关上门,天天和他的弟子们玩耍。
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很多东西。
但石景同和杨荣的学习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没过多久,朱拓就将所有的东西都教了一遍。
事实上,仅仅是五六天的时间,他们就完成了这台天文望远镜。
他们用天文望远镜,看见了满目疮痍的月亮,连杨荣都能听见自己的心在滴血。
“嫦娥,你是不是被困在了这个破屋子里?
“你是白痴吗?“石景同冷笑道:“这位嫦娥可是后羿的妻子,你想那么多干嘛?难不成你还想效仿曹操的妻子不成?”
闻言,朱拓破口大骂:“两个笨蛋,看清楚了,这月亮上到处都是坑洞,什么都没有,连蛤蟆和兔子都没有,更不要说嫦娥了。”
“哎……”两人都是长吁短叹。
方孝孺每天都要到肃王那里学习,却被拒绝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会传开。
方孝孺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何等尊贵,是皇帝的老师,又是国子监的大学士,德高望重,任何人见到他,都要恭恭敬敬的叫一声“方先生”。
不过,这祝托又是怎么回事?
虽说他是太子,但是在文人眼里,朱拓不过是个国子监里的弃徒,没教养,没教养,一张嘴就骂出了一堆污言秽语。
要说到学识,十个祝拓都比不上方孝孺。
但方孝孺却向朱拓请教。
一时之间,所有的儒家弟子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很多儒家学者都跑到了方孝孺那里,希望他能专心钻研圣人之道,不要再胡思乱想了。
方孝孺摇了摇头,正色说道:“圣贤之学虽有道理,但若只钻研圣人之术,那就是走上了一条老路,就算钻研几百次,也未必能养活百姓。而这条路,就是科学。”
“方侍,你说的没错!“
“你不明白,科技是为了让世人受益,才能利用自然法则。比如这台望远镜,若是在战斗中使用,可以看到更多的敌人.....而数学理论,则可以通过数学来精确的分析税收
“方侍说,你已经没有资格当儒家了!“
“不配!”王林淡淡开口。
所有人都欢呼了一声,士族,农业,工业,这是上古时代的传统。
在儒家看来,他们学的是圣贤之术,讲的是仁德,讲的是治国之道,讲的是治国之道。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子民。
因此,他们对平民有着一种特别的高人一等。
如今方孝孺高呼“不只是圣贤”,这让他们勃然大怒,
这意味着方孝孺已经不仅仅是对儒教的叛逆,而是对儒教的挑衅。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叛徒!
成了邪魔!
方孝孺目光决绝,嘴唇紧闭,没有反驳。
朝闻道,死而无憾
方孝孺的这番话,在国子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太监,甚至是京中所有的读书人,都知道了。
“什么?方孝孺是不是脑子有病?一派胡言?”
“没错,方孝孺不仅是个疯子,更是一个丧心病狂的家伙。他说过,
圣人的学问也没有用啊,一而再再而三的钻研圣人之道,岂不是要走上一条老路子?”
“方孝孺说过,学习圣贤的学问,是一种堕落。“
“他哪来的胆子?他怎么会这么说?”
“还有什么人?一定是肃王,他可是最喜欢的人。
那些大魔头,成天胡言乱语,什么都不做。”
“他居然惹得方侍讲发狂,我一定要替方侍讲做主!“
“呵呵,这篇论文到底是何人所作,真是可喜可贺!”
朱拓在肃亲王的府邸中,翻阅着今日的一份报纸。
这些日子,他都在肃亲王的府邸里,很少外出,躲避着方孝孺。
因此,关于这件事,他们并不知道。
不过,在看到这份新闻后,秦然却是忍不住的一笑。
这份报上讲的正是方孝孺,据说方孝孺和魏晋时代的袁氏一般,都是些荒淫无度,不守规矩,口无遮拦。
目前大明的新闻有两条,一条是邸报,一条是官府的官媒。
第二种就是报了,虽说这报是由官府管理,可是,那些文人墨客的文章,都是要通过朝廷审批的。
因此,学者之间若是有了学术上的分歧,往往会拿着报刊去抹黑。
朱拓拿起了手中的一份报纸,笑了起来,“方孝孺和阮籍相比,刘伶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份报纸上,还批评了刘伶,说她狂妄,狂妄,愚蠢
杨荣走到近前,仔细打量了一番,脸上露出一丝异样的神色。
“师傅,这新闻好像是在说你
“可这份报上并没有我的姓名啊...“朱拓有些奇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