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第154章 不管了,我要动手!

  第154章 不管了,我要动手!

   朱拓卩呸了一声,用匕首抵住了他的喉咙:“我给你三个数字,再不说,我就杀了你!”

   “可恶...”

   朱拓眼睛一缩。

   “尊敬的肃王爷,这人我并不认识,但是他却是一个汉人,他前往蒙古大营,恳求鬼力赤大帅出兵斩你,这件事情,鬼力赤大将军想来想去,觉得这件事情得失,所以就同意了。”

   见多列巴不像是在撒谎,朱拓阴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程守德难掩激动之色,忍不住赞叹道:“王爷,这一战真是大获全胜,我们不但以少打少,更击毙了蒙古妖女上千,俘获二百余名,这件事如果上报给朝廷,一定会受到重赏的。“

   “你以为我会在意那些奖励?“

   朱拓冷喝一声,又问道:“损失如何?“

   程守德脸色凝重,叹了口气,道:“我们也损失了不少人,锦衣卫一百三十多人,四十多人受了伤,我的人也损失了八十多人.....“

   uS99aEo

   朱拓听完程守德的报告,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这些都是我大明朝的英雄,这些牺牲的士兵好好下葬吧,记住名字,等我回京城,一定会好好照料他们的亲人。至于伤员,一定要给他们治疗。”

   程守德立即道:“是的。“

   朱拓叹息道:“这一战,打得很激烈,我们赢了,但是我们也损失了不少人.

   程守德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幸好有王爷统帅,竟然敢于在敌军中冲锋陷阵,有了王爷这一号人物,士兵就跟吃了兴奋剂似的,一个个都是嗷嗷直叫,一往无前。“

   朱拓摆了挥手,“准备一下,明天继续赶路。”

   闻言,程守德脸上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开口说道:“王爷,如今定边县的将军们都很警惕你,你一个人过去,会有很大的风险。臣提议,不如你立刻返回朝堂,调一批精锐,一举歼灭叛军!”

   朱拓冷喝斥了一句:“还怕个屁,我可是皇子,手里还拿着皇帝赐予的那把宝剑,他们能奈我何?“

   程守德连忙劝说:“陛下,这是为你着想啊.

   “没关系,我来!”

   朱拓眼睛一眯,道:“区区几只蝼蚁而已。

   朱拓清楚,在明初建国之初,朱元璋曾以驻军为荣。

   就是修建一座接着一座的城池,一座一座的军镇。

   家族养兵之弊,为大明减少了官府的重担,同时也减少了百姓的赋税。

   但是,这个体系却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驻扎的体制,让军镇都是各司其职,不能在战争中调动军队。

   就算他们可以调动军队,但是他们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

   就连大明晚期,军镇中也有不少贪官污吏,士兵们原本想要耕作,结果土地被大规模的吞并,使得下级士兵连吃饭都困难,更无法承受越来越多的训练。

   除了逃,别无他法。

   而军镇所,则是虚报了自己的人数,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就造成了,到了后期,士兵的实力非常的弱,就连朝廷都无法调动当地的士兵。

   这是一个几乎将整个国家都毁灭的大问题。

   就拿大明后期来说,一个小小的“闯关”,就能在大明引起轩然大波。

   一个满族,率领着几万大军,从山海关北上,将整个华夏夷为平地。更是以一种“愚民”的方式,将最强的种族,拖进了万劫不复的黑暗之中。

   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但朱拓还是不想看到。

   强盛百姓,这是必然的。

   更何况,他颠覆了父亲的统治,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程守德脸色一沉,道:“陛下,你一定要当心。

   他们手中有军队,未必会在乎你的地位。”

   “我明白了!”

   定边县地处晋蒙古边境,为大明防御蒙古的要塞,战略地位极为关键。

   晋地的李肃,每一次蒙古人来攻打定边县,都要亲自坐镇。

   当然了,上一任大将军是晋地的大将军,也是陕甘宁边境的总指挥。

   大明的军镇因为蓝玉的存在,变得极为温顺,蒙古妖族也不会轻易侵犯大明的疆域。

   定边县虽是个县,却因为地势险要,面临着蒙古人的威胁,再加上太的大本营,城墙修建得异常坚固。

   城墙高达四丈,以黄土加固,上面有十多个哨塔,外围是两个巨大的瓮城,一条长达一丈的战壕,用以抵挡蒙古人的入侵。

   狂风呼啸,吹散了漫天的沙尘,巍峨雄伟的城墙,就好像是一尊守卫边陲的守护者。

   朱拓一行人,在朱拓被袭击的三日凌晨时分,定边县的平静被破坏。

   程守德到榆林去见王朱拓,已经不是什么隐秘的事了,朱拓一行人已经在定边县等候多时了。

   不过,朱拓率兵到来,定边县的将军们,却是有些紧张。

   “开门,我是大明肃亲王,统领程守德,快幵城!”

   程守德一到定边县城外,立即亮出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对着那名驻守在城头的士兵高声喝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