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本陷阵一小兵

第180章 冢虎出山

我本陷阵一小兵 芦柑 2037 2024-05-30 14:26

  攻城易,治理难。

   击破师家坞堡后,高进待了数日才带上骑兵返回郯县,暂留秦瀚与裴元绍驻守厚丘。

   “让文向久等了。”

   回到郯县时,屋外下起鹅毛大雪,高进在县府中温酒招待徐盛。

   酒过三巡,见徐盛言简意赅、话语不多,高进晓得无需多做客套,便直接出言相邀。

   “将军既得东海半郡,后欲取琅琊与广陵否?”

   在郯县住了近十天,徐盛受凉茂厚礼相待,又见温恢把县内事务处理得整整有条。如今郯县虽是一副破败景象,却民心安定,有生机焕发之感。

   徐盛心生留意,只是不知高进会否穷兵黩武,一味征战不休,因而心中迟迟未下决定。

   “吾意不在琅琊、广陵。”高进摇头,将开春后欲取东莱,待曹袁大战一起,再趁机夺下青州东部三郡的计划相告。

   “不得琅琊,如何进取东莱?”徐盛生性稳重,听到高进的话眉头大皱。

   “我与臧宣高情投意合,彼时找其借路北上即可。”见徐盛沉默不语,高进接着道,“臧宣高义气深重,我坦诚相告,其人当不负我。”

   “此等军国大事,怎能以义气度之。”徐盛有些失望。

   “文向不知,行之与臧霸心有默契,定下两不相犯之约。”

   见徐盛不以为然,在旁作陪的温恢看了高进一眼,将两人定下中前期与臧霸和平共处,留泰山与东海西部半郡作为跟曹军的缓冲之地,待日后实力兴盛再劝臧霸来投的策略相告。

   “实不相瞒,我军如今势单力薄,要壮大己身,当务之急乃是内修政理,着重发展辖内之地,却不宜急剧扩张。”

   看到徐盛凝神静听,高进心下一喜,“若是北征泰山,南取广陵,我军两面征战极易陷入战争泥沼,从长远计,只能让我等困于徐州之内。我欲与泰山、广陵通商互利及共享部分农业技术以结其心,待彼此利益纠缠深厚,我军一旦势大,则进取不足而自守有余的泰山、广陵不战而定。”

   “行之欲以东海为基业之地,不想与邻里征战不休,文向若为躲避战乱而举族迁往江东,实不如留于此处。”见徐盛意动,温恢赶紧帮忙劝说。

   “文向大才,若是独身前往投军,以孙伯符之知人善任,还有建功立业之时,举家迁往,却是不妥。”

   “将军此话怎讲?”徐盛怔住了。

   “江东未受黄巾之乱波及,彼处世家豪强林立,文向去到彼处,却要时时受制于人。且江东山越众多,而人口及可耕之地甚少,文向到了江东,为家族计,却要常与山越为敌。男儿当横行,建功立业但凭马上取,杀敌,自要杀鲜卑、乌桓这等久犯我汉人边境的胡虏,怎可去杀那等手无寸铁的山林民众。”

   徐盛愕然。

   温恢见状不觉笑道,“文向不知,行之平生所求乃是卫霍之功,曾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故而这话难免有些偏颇,文向勿怪。”

   “什么偏颇?我这话哪里偏颇了?某以项上人头担保,文向要是去了江东,日后足迹止于此尔!”

   看到高进起身在背后的大地图上沿长江北岸划了一条线,徐盛和温恢皆是目光一滞。

   “怎么?不相信?”

   高进嗤笑一声,“如今江东除孙伯符、周公瑾算得上一时俊杰,余者尽是鼠辈耳。若是孙伯符寿元悠长,文向去了江东尚能留存三分北返故乡的念想,只可惜……”

   “可惜什么?”温恢心中一跳,行之贤弟这是要施展大预言术了吗?

   “可惜孙伯符大举屠戮世家豪强,他日定有江东豫让伏起,其人性情又与孙坚类似,自负武力、轻而无备。以我观之,不久必将死于匹夫之手!”

   你话很大声,说得应该有些道理。

   徐盛和温恢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目光里有些茫然。

   “依我看来,文向往投江东,还不如去投曹操。曹阿瞒麾下尽是北方人士,不识水战。文向去了许昌,待曹操击败袁绍,其人必将南下荆扬,文向到时却有机会独当一面。”

   “行之,不说大战一起,曹操袁绍谁胜谁负,便是曹操胜了,有我等掣肘,曹操如何敢放心南下?”行之贤弟,你别作死把人才往曹操那推啊!

   “有我相助,袁绍如何是曹操对手?”高进不乐意了,吊起眼扬声道,“阿瞒不先拿下江东,借倾天之势以壮军威,他有胆量再来与我为敌?!”

   温恢木然。

   徐盛倒是笑了,“将军豪气,盛,愿受将军驱使!”

   呃?这就成了?

   高进先是一愣,随即大喜。

   正当高进因收下一员名将而喜不自胜之时,远在许都的曹操却对来到身前的司马懿有些不以为意。

   嗯,见识有些,性情倒是稳重,就是太谨小慎微了,看在建公面上,给他个文学掾吧。

   “主公,司马仲达英姿不凡、胸怀韬略,让他当文学掾是否太屈才了?”待司马懿走后,郭嘉上前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