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第415章 敏感忌讳的话题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十光 2132 2024-05-30 14:26

  靠!果然是只老狐狸!一上来就扔王炸——瑞康公主。

   李铁极力保持镇定。他不相信高鉴只是随意。

   “高公公,瑞康公主不是陛下的大忌吗?”

   “是啊!”

   高鉴幽幽应道,叹了口气,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琴弦。

   他生怕弄出声音,抚摸的动作很轻很轻,犹如抚摸婴儿的脸蛋。

   他也没有抬头看李铁,只是注视着神龙式古琴。

   忽然,高鉴一抬眸,“你不是想打听李智吗?何不干脆将目光投到瑞康公主那里?”

   因为不明高鉴的意图何在,所以李铁还是十分谨慎,平静地道:“高公公为何找我来聊这些?”

   高鉴笑中带有几分责备:“李大将军,这样说话就没意思了吧?我诚心诚意邀请你来,你也当诚心诚意说出你心中所想才对,这样才能聊得痛快嘛,否则岂不浪费我的一番心意?”

   所能如此,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李铁道:“高公公的意思是,我可以直问无妨?”

   “必须的。”继而,高鉴话锋又轻轻一转,“但刚说过,我不敢保证能全部给你满意的答案。”

   李铁稍一沉吟,脑子里想着花鑫交代过的话,问道:“那是从李智公公谈起,还是从瑞康公主谈起?”

   “李智不是已经死了吗?死人我不关心,对我们也没有意义,还是从瑞康公主谈起吧?”

   既然如此,那就来呗,反正李铁急着知道呢。

   高鉴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若还瞻前顾后畏畏缩缩,也不是他的风格啊!

   但为了谨慎起见,李铁还是笑了笑说:“我问我所想,不会遭遇什么不测或危险吧?”

   毕竟,这事儿可能牵涉到好多人,若只是李铁他自己一个,那还怕个鸟?

   高鉴回道:“若有危险,我就不会让你来。况且,即便有危险,以你我二人,还不能有效规避吗?”

   这话李铁爱听,直问:“瑞康公主现在软禁在哪儿?”

   “成寿宫。”高鉴脱口而出。

   李铁一滞,很是诧异,因为成寿宫不正是瑞康公主身为皇贵妃时的主宫吗?莫非她一直住在那里就从未离开过?

   瞧着李铁诧异的神情,高鉴微微一笑:“怎么?不信?”

   “我不是听说,瑞康公主被打入冷宫了吗?”

   “如今的成寿宫就是冷宫啊!”

   “哦。”

   尽管现在还没摸清高鉴到底有何意图,站在哪一边,代表哪一方的立场,但李铁还是愿意相信高鉴所言非虚。

   他说瑞康公主现在被软禁在成寿宫,那肯定是真的。

   外界只传说瑞康公主被软禁起来,却没人知道被软禁在哪儿,包括花鑫。

   知道此情的人或许就那么两三个,高鉴是其中之一,只不过知情者谁也不敢瞎传。

   加上皇帝又非常忌讳这个,所以外界的人不知情也很正常。

   而且还有一点,自赵国先皇去世后,因为瑞康公主被软禁,成寿宫便成为禁宫之一,不允许宫里的人随便靠近,宫门整日关闭,无人进出。

   谁又能想到瑞康公主被软禁在那里呢?

   这个消息……对李铁来说无疑很重要,至少知道目标对象在哪里。

   李铁接着问道:“那瑞康公主为何被软禁起来呢?”

   “这个你应该有所了解吧?”高鉴慢悠悠地道,“先皇陛下没有生育能力,可瑞康公主却挺着肚子,你说该不该软禁呢?”

   “那她肚中的孩子父亲是谁?”这个问题,李铁问了好几个人,但没有一个能给他答案。

   感觉高鉴知道得多,所以问时带着几分期许。

   然而,高鉴同样摇头,回道:“那只有问瑞康公主本人了。”

   “我能见瑞康公主吗?”

   “你为什么要见她呢?”高鉴立即反问,一副兴趣十足的样子。

   李铁道:“高公公不是说要诚心诚意地交流吗?”

   “对,所以我想听你敞开心扉诚心诚意地说。”

   “我是李智公公抚养长大的,凝鑫阁的鑫大掌柜怀疑我就是当年瑞康公主腹中的那个孩子,所以我想问瑞康公主以确定。”

   “好,果然快人快语!”高鉴很是欣慰似的,脸上洋溢着莫大的满意与欢喜,“既然李大将军如此坦白,那我就不妨直言。”

   李铁万分期待,心想早日见到瑞康公主,那就能早日解开心中的谜团,以后的路就知道怎么走了。

   否则,心中总有一个牵挂。

   然而,高鉴再一次摇头:“你现在还不能见瑞康公主。”

   “那什么时候能见?”

   “时候到了自然就能见。”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叫时候到了呢?”

   高鉴稍一沉吟:“等到陛下点头允许吧!”

   靠!

   李铁很想吐槽骂人,“瑞康公主乃陛下所幽,又是陛下的大忌,他会点头允许吗?”

   “会的。”高鉴十分认真,且十分确定,还补充强调道,“一定会的,你等着。”

   李铁追问:“大概要等多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