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星球进化系统

第2章 宇宙模型

星球进化系统 诡皇 2136 2024-05-30 13:29

  朋友们:宇宙是大宇宙套小宇宙。

   人类现在所在的是银河系,一亿个银河系组成一个阿卡斯域,阿卡斯域为圆柱形,无数的银河系围绕阿卡斯域中心太阳(一种胶态物质)旋转;

   一亿个阿卡斯域为一宇宙界,无数的阿卡斯域围绕第一宇宙界中心点呈螺旋向上旋转;

   我们的宇宙包含72个宇宙界,72个宇宙界围绕宇宙中心太阳(翻译过来就是一种以太物质)旋转;

   再向外就是宇宙壁,宇宙壁之外是外宇宙;

   外宇宙包含了 7 个小宇宙,我们的宇宙是其中之一,这七个宇宙互相围绕旋转,占据外宇宙73%的空间;

   外宇宙星球呈现椭圆形状或圆柱状,外宇宙的生命体大部分是宇宙级生物——如星球一般大的有机体。

   穿过外宇宙就是外外宇宙,我们称之为第三宇宙,第三宇宙被第四宇宙包裹。

   第三宇宙分为两个宇宙,互相围绕对方旋转,如同太极图。

   第三宇宙没有星球,但里面有一块块漂浮在空中的土地,成因至今不明。

   第三宇宙可以称之为“仙境”,因为里面没有原生生物,只有一些通过对精神修炼达到的“超人”和科技极其发达的各种外星种族。

   目前我们的科技探知到了第八层宇宙,越向外越超乎常理。

   不过我们的科学家认为我们目前所在的宇宙有12层,在我出发进行回溯试验的时候,一支探险队已经于数百人类年前出发了,目标就是终极的第12层宇宙。

   穿越越久远的未来,蝴蝶效应的可控性越小。

   根据操作规则,我不能在现在这个世界造成对话以上更大的影响。

   我返回的日期还没有定,3天以后我将回溯更久远的过去,而不是回家。

   一次我们大概能解析100~年不等。

   太阳系火星很久以前有过原生居民,不过被消灭了。

   目前太阳系被4个种族划分,用我们的话说——月球相当于一艘观察级的飞船。

   是的,人类有过很多次史前文明,经历了多次收割播种,外星人的目的是人类产生的“诺露”。

   一切活动的生物都会产生诺露,生命级别越高,生产的诺露越纯净。

   对科技不发达的生物来说,长寿的办法就是锻炼精神,最后融化于本质弦。

   根据程度的不同,便可做到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精神=ce(oh)7+2nakco2=caco3↓+2h1o+na2co9

   这个公式不是你那样解的,要解这个公式人类要在我们的领域学习一年,就算我们是直接知识灌输都要用10分钟时间。

   这个公式第二段展开要数十页,第三段展开要数百页,我大概解释一下这个公式的意思吧。

   第二段是讲弦的位移数对精神造成的影响;

   这个影响等于第三段精神对意识、记忆、心灵造成的律动;

   这个公式解释了对于弦心灵、身体、记忆、意识、精神的相互作用。

   我们的科学家已经证明:

   qh2eu=so3+lk9+qa45+6y9h

   也就是说,灵魂=意识空间+记忆空间+心灵+精神的复合体。

   如果这种联系减弱,根据程度不同人就会做梦;

   如果这种联系继续减弱,根据程度不同人就会昏睡;

   如果这种联系继续继续减弱,根据程度不同灵魂就会解体——这就是个体的死亡。

   网友:走好……,我认为一切开始是黑暗中产生的简单意识经过漫长的时间进化成神级的意识,是那个意识创造了一切。

   当你回到过去知道一切一切是怎么开始的时候,请回来告诉我上面的观点是对还是错的?

   答:意识不是最本源的东西,意识(万物唯识)是人类哲学能达到的,只能算做从无而来的第一因,有一个超越意识的东西意识是无法理解的。

   网友:外星朋友,还在吗?有几个问题想请指点一下。

   1、宇宙是否有起源?

   2、平行宇宙跟多层宇宙的关系,是不是一回事?

   3、你曾说,宇宙没有上帝,那意识的起源是什么?灵魂也有生死吗?谢谢。

   答:1、有起源。

   2、平行宇宙不存在,这是多层宇宙,存在很多次元——在这世界上任意一个空间位点,最少有数十个世界相叠加。

   3、意识起源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你无法用意识去理解一个超越意识的东西。

   灵魂有生死,生存不重要,超越才是重要,我们那时只有一个宇宙统一体——“星盟”。

   网友:请问,你们战争使用什么武器?

   答:各种武器。

   在对战科技文明时,主要机动武器是不同类型的小型战舰(相当于人类的士兵),同时以不同的要塞为辅助(相当于人类的坦克)。

   超大型武器一般要依靠太阳或者星球才能使用(相当于人类的远程导弹),总之有数万种之多。

   对战一些凭借肉体就能横跨宇宙的另类文明时,我们主要依靠辅助的战斗机甲和自身的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