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曲戏之王

第四十七章 张二奎

曲戏之王 清蒸油豆腐 2165 2024-05-30 13:26

  典籍室的门虚掩着,于承艺推门而入。

   里面空无一人,就连老师也不在。

   想到这里面的书籍虽然重要,但大多枯燥,没有什么人来也在情理之中。

   也好,至少没有人来打扰自己。

   按照先前那位管理员的提示,于承艺很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籍。

   拿出这本书,打算借回家慢慢阅读。

   这时,看到旁边的一本《戏曲系历史》。

   作为从戏曲系走出来的学生,突然看到关于自己学院历史的书,难免有些好奇。

   所以,打算在离开前翻看一番。

   这一看,让他得知了一个劲爆的情报。

   学院所在的位置,在一百多年前,就是当时两大戏班所在的地方!

   于承艺大喜过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转念一想,现在的位置应该有先贤待过,而这间典籍室内,他一人独处,不是正符合金手指的触发条件吗!

   就在想法出现的下一刻,画面一转,时间来到,道光三十年。

   …………………………

   和春班内,沈翠林正和张二奎认真拆戏。

   两人表情从容,张二奎对待戏当然严肃认真,而沈翠林,却是面和心不和,皮笑肉不笑。

   沈翠林如今二十七岁,正是最有力的年纪,也是最拼搏的年纪。

   而他的追求,却并非伶界第一,而是头戴顶戴。

   戏子当官,无论前朝哪代,都无疑是个笑话,却在乾隆朝之后,有了希望。

   乾隆爷设精忠庙,庙首由内务府加授四品顶戴。

   所以,沈翠林一直致力于,夺取这个位置。

   而且,他还觉得大有希望。

   如今的庙首高朗亭,正是沈翠林的师傅。

   虽然庙首的位置是京城内的戏子共同推举的,但只要师傅讲一句话,以他德高望重的地位,谁不给个面子?

   师傅如今八十多岁了,早不唱戏了,也就沈翠林天天看他,只要求他为自己美言几句,他不会不同意。

   高先生攻旦角,沈翠林学得了他的本领,旦行的水平算得上拔尖儿。

   所以,在实力上,沈翠林是配得上那个位置的。

   然而,自从今年年初,张二奎加入和春班后,一切都变了。

   张二奎的首演,饰《取成都》中的刘备,一炮而红。

   行内外直言,张二奎将接替高朗庭,扛起京戏的大旗,无疑一举撼动了沈翠林继承庙首位置的计划。

   正因如此,此刻沈翠林而张二奎相对而坐,却似有点坐立不安。

   事实证明,他如今的担忧是正确的。

   因为在来年高先生过世后,成为精忠庙庙首的,正是张二奎。

   而这,就是沈翠林一生的遗憾。

   相比与前几次面对的遗憾,于承艺觉得这次的要好解决的多。

   就眼下,他能想到两个方案。

   第一便如沈翠林所想,求高先生为自己拉票。

   实际上,在沈翠林的记忆中,因为张二奎的出现,高先生并未支持沈翠林当这个职位。

   所以,一旦高先生同意替他说话,结果还犹未可知。

   第二,既然张二奎是沈翠林最大的威胁,只要二爷有点什么意外……

   当然,这是阴谋,是下下之策,但不失为一个办法。

   总之,现在先朝第一个方案努力吧。

   虽然在沈翠林看来,张二奎可恨,但他为人刚正不阿,却也值得钦佩。

   其实,在他来和春班之前,是工部的小吏,虽然官职不高吧,但人家至少是个正经公务员。

   只是酷爱京戏,时常客串,最终才下海到和春班,当了名戏子。

   当其中,也有他的无奈,也怪他刚直的性格吧。

   听他说,他的上司,清水吏司抽大烟,惹得他厌恶不止,时长和这位上司对着干。

   他认为,这是损害名族骨气的东西。

   早些年林大学士致力禁烟时,他就直言支持,并且在核对销烟某项后勤拨款时,他就在账目上动了手脚,偷偷给林大人加了三成的银子。

   不过,虽然他是正义之举,但朝堂里只有厉害关系,他得罪了他人的利益,自有人弄他。

   而他对京剧的热爱,也成了他的一段丑闻。

   朝廷有规矩,凡在朝廷任职者,不得粉墨演剧,张二奎因此遭弹劾罢黜。

   如今无官一身轻,倒也潇洒自在。

   论到深处,张二奎止不住点头:“不错,这么演,的确更有力度。”

   看着张二奎认真的模样,难怪日后成角,担得起戏痴二字。

   有论了一会儿,张二奎开口道:“翠林,我前几日见了卢台子。”

   卢台子是三庆班的演员,就在隔壁,能见到在正常不过了。

   “你们说了什么吗?”

   “这卢台子真有才气,能自己写戏,我向他请教情节如何编撰,他倒毫不吝啬,直接倾囊相授。”

   “哦?二爷也打算自己写戏?”

   “嗯,最近正在写一本,不过,还是刚开始的阶段。”

   “什么戏?”

   “初取名为四郎探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