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夏纪

第一四二五章 皮毛相依

大夏纪 博耀 2132 2024-05-30 12:46

  一个修士,无论他修炼到多高的高度,其成长的过程、经历都会对其形成巨大的影响。

   一些人,一些特殊的经历,会形成修士独特的宇宙观世界观。

   方云的身上,就有着不可抹去的地球烙印。

   并且,这是方云修为进步的真正源动力。

   重生之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方云一门心思只想管好自家的事,让亲人渡过大夏纪之初,让小羽不再陨落漓龙之手。

   很长一段时间,方云其实并无大格局,也没有当救世主的觉悟。

   后来,随着方云修为的进步,随着华夏战局的一步步发展,不知不觉,方云站在了华夏修士顶端,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同时,修为越高,能力越强之后,不知不觉,方云的肩上也压上了越来越重的担子。

   曾经有一段时间,方云犹豫过,甚至是想过甩手不管地球上的事,只要自己过得逍遥快活就好。

   也就是这个期间,也就是开荒大西洲之后,自己拿到了再生灵液给父母的时候,父亲让自己读了一段特别的历史。

   那一段历史,让方云改变了许多。

   最终,方云踏上了为华夏而战,为人类未来而战的漫漫征途。

   有的时候,方云仰望星空,心中有着浓浓的思念。

   只要想到家乡,想到父母双亲和大虎小虎他们,方云的心中就瞬间充满了斗志。

   无论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无论纪元试炼难度会有多大,方云都将披荆斩棘,取得最好成绩,为人类立足星空创造更好的环境。

   方云不知道的是,当他在遥远的星空之中艰难前行的时候,冥冥之中,好似历史有轮回一般,曾经华夏的那一段历史,又开始在地球上重演。

   ……

   大夏纪之前的上一个世纪,乃是华夏最为黑暗最为艰难,号称是华夏耻辱的百年。

   那时,八国联军、倭寇先后入侵,华夏大地成为巨大的战场,生灵涂炭,百姓命如草芥。

   一个城市被屠杀的华夏百姓,就能高达几十万。

   少女被掳走,送去军营;儿童被杀死,顶在了枪尖。

   当时的华夏,被人称之为东亚病夫,没有了精气神,得不到人的尊重,到了民族最为危亡的时候。

   当年,方玉林让方云专门去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曾经给方云说了一句话:“透过事件看本质,你认真思考一下当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只有三万人,而我们的义和团和正规军就有几十万,为何会败得如此彻底?”

   三万对几十万!

   为何败得如此彻底?

   表面去看,乃是科技水平跟不上,长枪大刀干不过洋枪洋炮。

   但是,当方云真正去思考这其中原因的时候,豁然明白了父亲让自己读史的用意。

   当时,八国联军入侵,胜利的根本原因其实不在军队的多少,而在于华夏百姓平民。

   联军进来,有人给他们指路,有人给他们卖消息,也有人跟他们卖菜……

   反正就是,联军的后勤补给统统不愁。

   攻击皇城的时候爬不上高墙,甚至有人送来了梯子。

   对,这就是当时的现状。

   平民之所以会是这样,一来是为钱,联军拿钱办事,老百姓觉得很合理。

   二来,就是因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很多人觉得,无论是谁当皇帝,自己都是老百姓,无论是谁当政,都需要老百姓的根基,所以,谁打进来都无所谓。

   还有不少人觉得,或许联军打进来了,自己说不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可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最终的事实却是,当华夏被攻破,侵略者真正打进来,颠覆了政权,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之后,给战争埋单的,还是老百姓。

   这一段历史,让方云悚然而惊。

   也明白了父亲让自己读历的用意,他是要自己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破开虚空,离开地球的时候,方云在地球布局多年,同时也给方家留下了许多家训,其中一条,就是要维护华夏传承,保护地球安宁。

   纪元试炼已经时间不短。

   地球上的时间更是过得飞快。

   半人马文明进来之后,地球上出现了当年差不多的局面。

   殖民星的待遇并不会很差。

   相当大一部分地球人,尤其是骨子里边崇拜强者的那些有着媚骨的种族人,开始流传着当年华夏普通老百姓一样的心态。

   是不是宗门领导不重要,反正我也修行不到多高。

   是不是地球领导也不重要,反正我也担任不了什么领导职务。

   我只是普通老百姓,谁能给我带来更多更好的利益我就喜欢谁。

   人马文明的科技很不错,咱普通老百姓很欢迎,因此,让半人马来领导地球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一如当年,这种思潮,在地球上广泛流传。

   来自人马的一些特殊习俗和科技也开始在地球大行其道。

   比如说,过去地球人比较忌讳的半机械化,如今也成为了地球普通老百姓追求的潮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