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

第440章 赵佶和蔡京的壮士断腕

  蔡京看着陛下变幻莫测的脸色,再次艰难的躬身道:

   “陛下,老臣听闻高俅已经被困于一城;

   另外刘正彦的其他兵马陆续向前,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城掠地,不知夺取了我们多少城池?

   若是高俅一败,其他城池守军的军中可就涣散了啊……”

   赵佶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慌失措之色,他的手在袖子里紧紧握拳,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阴森: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难道我们还要继续屈辱求和吗?”

   蔡京叹息一声,心中苦涩无比,他低下头,沉默不语。不知该如何回应皇帝的质问。

   此刻,他关心的并非大宋王朝的未来命运,而是自家蔡氏一族今后的出路。

   蔡京深知自己所作所为皆是罪大恶极、天理难容之事;

   倘若刘正彦真的夺取天下,必定会以杀他来平息民愤,从而收服人心。

   想到此处,蔡京愈发忧心忡忡,脸色苍白如纸,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抱有同样心思的还有其他大臣。

   这些屁股都不干净的大臣各都心惊胆战。

   “传令下去,朕……朕身体不适,难以治理国事;

   三天之后禅位太子赵恒……”

   众臣心有戚戚的时候,赵佶突然说出这句话。

   他这句话的威力,不亚于刚刚王黼一行人被杀的消息。

   蔡京惊愕的抬起头来,看着满脸决绝的陛下。

   群臣同样都呆愣在原地,没想到陛下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太子赵恒也正在皇宫大殿门,他听到父皇的决定,吓得一下子瘫软在地……

   “父皇……父皇……

   儿臣……儿臣无能,不敢接受大位啊!”

   他脸色惨白的颤声说道。

   赵佶看了一眼太子,眼里没有一丝表情,他再次一摆手道:

   “朕意已决,此事无可更改;

   三日后朕退位进入万寿宫,不再过问国事,一心为为国祈福……

   散朝……”

   赵佶说完,站起身就向后宫走去,根本不给众臣和太子反应的时间。

   “父皇……父皇……”

   吓得心胆俱裂的太子赵恒再次惨叫几声。

   蔡京不由得叹气一声,陛下为了不让自己背上亡国之君的名头,不惜将自己的儿子给推了出来。

   如此一来的话,即便是刘正彦打破汴梁,要杀的也是太子了……

   都说虎毒不食子,没想到平常软弱的陛下竟然做出这种事情。

   蔡京再次叹气一声,向前一摆手,命其他几个大臣将太子扶起,送回了后宫。

   等太子送走之后,蔡京转过身来,环视一眼众臣,用苍老的声音开口说道:

   “诸位大人,刚刚陛下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

   都开始着手准备吧!免得耽误了新皇登基……”

   他说完,便颤颤巍巍的向外走去……

   “父亲回来了!”

   早一步到家的大儿子蔡攸赶紧迎了上去,并伸手搀扶住蔡京。

   蔡京并没说话,径直去了书房;

   蔡攸一直跟在身后;

   等蔡京坐下,他才小心翼翼的问道:

   “父亲,今日朝堂上的事情,不知父亲怎么看待?”

   蔡京依旧垂着头,答非所问的说道:

   “蔡家所有的产业加起来,还有多少?”

   蔡攸没想到父亲竟然问这个问题,他皱眉说道:

   “孩儿一时还真不知道我蔡家究竟有多少产业,这就下去命人算出来。

   不知父亲问这个做什么?”

   蔡京长叹一声,向皇宫的地方一指,开口说道:

   “老夫自以为心狠手辣,但比起那一位的壮士断腕,还差了许多啊!”

   “如今事情迫在眉急,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了,否则我蔡家一夜间就会灰飞烟灭……”

   “你把所有财产都给我统计出来,包括我蔡家所有的土地,就连祖宅也给我算进去。

   等一切统计完,把清单送到西北;

   记住,清单要亲自交到李纲手里,其他人谁都不要给,包括刘正彦……”

   听了父亲的话,蔡攸不由得一脸肉痛;

   如今蔡家的家业都是他一手操持,现在听父亲说要全部交出去,他怎能舍得?

   蔡攸期期艾艾的说道:

   “父亲,李纲在京城的时候,和我们蔡家就是死对头。

   若是……若是把这些东西给他,岂不是将刀把子递到他手里了?

   万一刘正彦打破汴梁,他就更有证据对付我们蔡家了。

   再说了,这些家业可是我们蔡家几辈子积攒下来的。

   如此拱手让出,岂不……岂不……”

   “糊涂……”

   蔡京呵斥一声,然后剧烈的咳了起来;

   “你这个鼠目寸光的东西,刘正彦打到汴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我们不交出这些家业,那肯定就是一个死。

   若是交出来,说不定还有寰转的余地。

   那李纲在朝堂的时候,的确和为父不和。

   不过为父也没有太怎么针对于他。

   再加上此人嘴虽臭,但心绝对不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