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第369章 剑指俺答

  星河之下,李青的俊秀面庞也染上了一层淡淡星辉。

   习习夜风冰冰凉凉,似乎让李青感受到了冷意,紧了紧衣衫,才开口说道:

   “记得那会儿他还是燕王,他是主帅,我是监军,奉太祖之命,招降乃儿不花……”

   戚继光本以为他会讲忽兰忽失温一战,亦或其他大规模作战的名场面,却不想,竟是讲的成祖还是燕王那会儿……

   不过,虽少了大场面的震撼,却多了烟火气,英明神武的成祖也更接地气,一个英姿勃发的年轻藩王,比之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好似更有吸引力。

   故事也更具趣味性……

   对李青,戚继光了解有限,只知道他的大概事迹,可从这故事中,却间接了解了那时的李青是什么品性。

   那时的成祖还是燕王,还很年轻,那时的李青……好似也很年轻。

   处处透着年轻气盛,桀骜不驯,跟时下沉静内敛的形象迥然不同!

   长生不老的只是身体、是外表,非是内心……

   戚继光突然觉得,长生也好,权柄也罢,亦或是无与伦比的战力……这令人羡慕的表象背后,也是有巨大代价的。

   好似,并不美好。

   李青灌了口酒,吐着酒气说:

   “其实打仗本身没什么可说的,皆是以杀死敌人为目的,每一场战争都有其独特性,没有可复制性,你听我说没用的,唯有亲身经历才能积攒下经验。”

   戚继光点点头,好奇问:“侯爷,您那会儿……也很年轻吧?”

   李青颔首,怀念道:“谁还没年轻过啊?”

   言罢,又灌了口酒,重新躺了下去,望着漫天星辰,眼眸微阖,呼吸平静。

   戚继光挠挠头,道:“夜里风凉,侯爷还是回营帐休息吧?”

   李青没回答,好似睡着了一般……

   见状,戚继光也不再劝,道了句“告辞”,起身离去。

   “酒肉留下。”李青突然说。

   戚继光:“……”

   一口还没吃呢……

   …

   ~

   京师,是夜。

   在缜密的运作下,朱厚熜继悄悄的溜走之后,又悄悄的回来,没有惊动任何人。

   最开心的莫过于黄锦了。

   总算不用再承受语言暴力了。

   当时就取出储存极好的宣德薯,给主子烤得软糯香甜,“皇上,给。”

   朱厚熜接过咬了一口,道:“这些时日发生的大事小情,一并说来。”

   黄锦称是,细细讲述……

   听到下江南的事,只停留在内阁三学士、六部九卿,余者并不知情,更没有影响到军队,朱厚熜彻底放松下来。

   “李青可有信送回来?”

   黄锦摇摇头,道:“行军一路顺遂,他又不知道皇上您下江南,没有信来。”

   “是不知道,还是自觉没必要来信……”朱厚熜自语了句,深吸一口气,“去,将这些时日群臣呈送的奏疏,给朕搬来。”

   黄锦干巴巴道:“皇上一路奔波,不先休息一下吗?”

   “都是骂朕的?”

   “……差不多。”黄锦硬着头皮道,“皇上您也知道……尤其是言官,总爱鸡蛋里挑骨头。”

   朱厚熜自然明白,无所谓的笑笑,道:“总不能全是骂人的吧?”

   “呃……好吧。”

   黄锦一礼,匆匆去了。

   朱厚熜靠在椅背上,脑海中回想着朱厚照的话语,久久无言……

   最终,蹦出一句,“真是一头蠢猪笨牛!”

   连皇位都不在意的人,不是蠢猪笨牛是什么?

   若通透的代价是连权力都可有可无,那朱厚熜宁愿一辈子愚昧。

   权力,岂可予人?朱厚熜冷笑。

   不过,对‘李青打工仔’这个论述,朱厚熜还是觉得有其道理,江山社稷是朱家的,百姓亦是大明皇帝的子民,跟他李青有什么关系?

   到头来,又能落到什么?

   “一个是蠢猪笨牛,一个是天生劳苦命,可怜可怜……”朱厚熜不由得优越感爆棚……

   次日。

   闭关近一月的皇帝,终不再神龙见首不见尾,召见了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并让锦衣卫挨个通知诸多大员,于辰时末,开启午朝……

   群臣见皇帝好端端的在龙椅上坐着,并不似大病初愈,这才彻底信了皇帝真的闭关玄修。

   不由得更为恼怒,当即就对皇帝修仙一事,进行强烈抨击,连李青都没放过。

   连皇帝都骂得,何以李青骂不得?

   反正他又不在京师,没什么好怕的!

   对群臣的攻讦,朱厚熜也没怎么发火,只是象征性的找了个借口,称是龙体抱恙,需要静修,如此也是为了社稷万民。

   群臣对这睁眼说瞎话的行为很是愤懑,可又无法证明皇帝龙体之前没有抱恙,发了顿牢骚之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时至今日,皇权彻底盖过臣权。

   这其中,有李青的贡献,也有皇帝自身的能力,还有就是……内阁太不争气了。

   自杨廷和之后,也就杨一清勉强还算那么回事儿,可杨一清做首辅的时间并不长,且也没干成什么大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