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第66章 财政要扛不住了

  朱厚熜默了下,缓缓说道:“开支得收紧一些了 。”

   “你是指……?”

   “西域和漠北。”朱厚熜说道,“花销太大了,你不在的这些年,朝廷的财政问题进一步扩大,至于不列颠的额外收入……相较于庞大的支出,也显得杯水车薪。”

   李青沉吟了下,问道:“现在到哪一步了?”

   “快到恃宠而骄的地步了。”

   “……好好说话!”

   “关内关外俱是一家,不仅是物质上,更是文化上的,现如今是物质走在前面,文化走在后面,虽没有出现升恩斗仇的现象,可长此以往下去……总归是会出现这种现象的,收紧一下利大于弊。”

   李青问道:“现在收紧口子,漠北诸多欲投入大明怀抱的部落,可能活的下去?”

   “定然会有人活不下去!”

   “比例多少?”

   “十成至少有一成。”朱厚熜说道,“这是建立在部落首领体恤部族的情况下,若是只为自己享受……十成能死三成。”

   “这几年,漠北沙化更严重了些,他们的生存条件愈发艰难,如此情况,他们唯一的活路就是归顺大明,接受大明的援助,接受大明的安排……当然了,这对大明来说是好事,既扩张了版图、人口,也减少了庞大的军费开支……”

   朱厚熜苦笑叹息:“奈何,大明是真没余钱了。还负债累累……”

   李青默了下,说道:“此时收窄……就只能走以夷制夷的路子了。”

   草原部落的活路就是归顺大明,成为大明的一份子,可若是大明不收,许多人便没了活路。

   打不过就加入,不让加入,那只能打不过也得打了。

   纵是部落首领不想打,为了解决内部矛盾,也不得不打。

   大明当然可以出兵,但成本太高了。

   军费还在其次,主要是会严重冲击到融合大计,一个不慎,哪怕归顺大明的草原部落,也会生出同仇敌忾之心。

   以夷制夷就不同了,不仅能减少军费开支,还能转移矛盾,而且可以更进一步使出战的部落心向大明。

   就好比……投名状。

   朱厚熜颔首:“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即便是以夷制夷,主帅还得是咱们的人。”

   “胡宗宪?”

   “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李青思忖片刻,微微点头:“既然你都想好了,那便这样吧。”

   顿了下,“西域呢?”

   “这个……”朱厚熜明显有些犹豫。

   一来,西域项目的支出较之漠北,要小很多;二来,西域较之漠北,相同大小的土地,物产要丰富许多。

   扶持西域称不上大赚,但赔的并不多,十几二十年之后,估摸着就能达到收支平衡,再之后,就能有正收益了。

   不过,朝廷的财政状况,是真的不容乐观。

   哪怕是寅吃卯粮,如今也难以再支撑这庞大的开支了……

   “你怎么看?”

   李青笑了笑,道:“既然你犹豫了,还用我说吗?”

   “唉,还是没钱啊。”

   朱厚熜苦闷道,“财政收入明明这么多,可总是左手进、右手出,汗干衣衫烂,分文落不着,完了还得往里搭……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李青好笑道:“赤字已经有人承接了,现阶段真正要考虑的是更好的转移赤字,其实财政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心。”

   “你说的轻巧,还转移赤字……”朱厚熜没好气道,“转移去不列颠的银钞,又如数转移了回来,朝廷也支付了相当价值的舰船,真要说……这跟对方直接拿银子买,又有什么区别?”

   “总有时间差不是吗?”李青说道,“所谓的事缓则圆,不就是拿时间换空间嘛,眼下只是刚刚迈出第一步,随着时间推移,不论是数额,还是时间差,都会进一步拉大,乃至不断拉大,可供大明辗转腾挪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最终呢?”

   朱厚熜皱眉道,“赤字本身并没有解决啊!”

   李青默了下,说:“只能寄期望于科技,通过与日俱增的生产力来解决赤字。”

   朱厚熜陷入沉思……

   良久,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生产力最终还是依托于土地,诚然,大明的人口增速已经降下来了,没宪宗、孝宗那会儿那般恐怖了,可依旧在增长,永乐豆、永乐米、宣德薯的亩产,也基本有了定数,粮食产量想再次大幅度突破……几乎不可能啊。”

   李青说道:“办法还是有的,且之前已经尝试过了,成效也很不错,你忘了?”

   “什么?”

   “投资海外,经济殖民。”李青说道,“于海外种桑、养蚕,于大明生产,这些年下来,大明不也赚了许多?”

   “不一样的,这只是小打小闹,且也不能让商绅肆无忌惮,不然,会出现财富转移的风险……”朱厚熜沉声道,“你一门心思的激进,可有想过这些?”

   “当然想过。”李青说道,“早就想过了,且早就做了部署,交趾的粮仓是,李家通过汉王在满剌加、龙牙门等小国兼并的土地是,银钞推行至西方国家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