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第443章 出兵西域

  自连家屯儿一行之后,群臣的郁闷心情得到了极大缓解,不是争取到的利益足够大,而是这次他们赢了。

   虽然赢的很少,可赢了就是赢了。

   霸道十朝的李青,终于肯让步了。

   这让群臣很是振奋。

   朱厚熜也很开心。

   其实,他对李青的激进也颇感不痛快,钱花的太多了,再不消停,莫说二十年,怕是十年都不用,大明财政就要出现问题了。

   造成亏空容易,补亏空可就难了,王朝的震荡、乃至覆灭,原因通常有很多,可若论大小,财政问题绝对排在第一位。

   一个富得流油的王朝,即便有问题,也容易解决,反之,一旦财政紧张,小问题也会被无限放大。

   一人,一家,一国,钱的重要性都是首位,朱厚熜爱钱,很爱钱……

   李青的一次妥协,换来的是所有人开心。

   如此情况,让李青都觉得自己拿的是‘大奸臣’剧本,有些心酸,也有些好笑,同时,也深感疲倦……

   乾清宫。

   李青来时,朱厚熜正在看书,见得他来,忙收齐书卷。

   “看什么呢?”

   “没什么,就一些消遣解闷儿的读物。”朱厚熜略微不自然。

   这要换成其他皇帝,李青指定往春宫上猜测,可嘉靖对女色并不是很热衷,一向也够节制。

   李青略一思忖,便有了答案:“是心学吧?”

   朱厚熜愕然,继而苦笑:“还真是什么都瞒不了你。”

   “你以为心学如何?”

   “一般般吧,不过是采诸家之长而已。”朱厚熜不以为然的说,“这所谓的阳明心学,说白了,没多少是王阳明自己的东西,大多都是借鉴而来。”

   李青没有否认、辩驳,颔首道:“心学的确糅杂了许多儒家学说、禅宗、道家学说,尤为儒家学说,它本就是儒家学说的延伸,但它延伸的好,借鉴的妙,且自成一派,这就足够了,孔子不也向老子讨教过学问嘛。”

   “……”朱厚熜撇了撇嘴角,哼道,“我知道你与他关系莫逆,不过……心学不能成为主流学说,也没可能成为主流学说。”

   李青微微颔首:“时下确是如此。”

   “未来也难!”

   李青白眼道:“行啦,我知你对心学忌惮,可心学也不是你可以杀死的,你能将它列为邪说,却阻碍不了有人去学。”

   朱厚熜无可辩驳,重重一叹,郁闷道:“这个王守仁可真够讨厌的,瞎搞什么学问……”

   李青呵呵道:“你不一样看的认真?”

   “我就是无聊……”朱厚熜有些烦躁,起身道,“出去走走?”

   “哪里走?”

   “东宫吧,那地儿清净。”朱厚熜率先往外走……

   自打太子放弃继承权,父子的关系就大幅度缓和了,朱厚熜可以不再是皇帝,只是父亲,朱载壡也可以不再是太子,只是儿子,如此情况之下,自然是父慈子孝……

   东宫高台。

   李青余光瞧见朱厚熜缓步走上来,打趣道:“以前也不见你这般,如今倒是成了慈父。”

   朱厚熜苦笑道:“可能真是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吧。”

   “只是换一个地方生活,又不是没了,怎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我可没你自由,我去趟江南,太费劲儿了。”朱厚熜轻叹道,“我早就不年轻了,我还在一点点变老……”

   “不知不觉都嘉靖三十二年了,某些时候,某个瞬间,我还觉得自己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可一照镜子……唉,原形毕露啊!”

   李青多少有些心虚,也不接话茬,省得朱厚熜使性子。

   朱厚熜失落了一会儿,突然说道:“科举改动的差事,李本主动接下了。”

   “嗯,我知道,之前一群人去连家屯儿,李本临走时与我说了,条件是未来修嘉靖一朝的实录,对他稍稍润色一下,我同意了。”

   朱厚熜怔了怔,喃喃道:“嘉靖实录……多么让人绝望的词汇啊。”

   李青:“……”

   早知道就只点个头了。

   好在朱厚熜也没借题发挥,转而问道:“之前我让黄锦带话,让你去京营去指点一下胡宗宪他们,你可去了?”

   “去了一趟,没什么可指点的。”

   朱厚熜狐疑:“不是吧?流水的主帅,铁打的监军,你没什么可指点的地方?”

   李青好笑道:“监军就只是监军,我没你想的那么牛,杀敌我在行,练兵带兵我挺一般的,再说了,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他们也不差,且他们更了解西域势力,我去指点反而不美。”

   顿了顿,“你没去?”

   朱厚熜摇头道:“我不也是怕他们有压力嘛,政治上、治国上,我游刃有余,对战争……我是真不在行,说好了用人不疑,怎好再去干预?”

   “既如此,那就相信他们吧。”李青笑着说。

   朱厚熜:“……”

   “两百万两不是钱啊?”朱厚熜闷闷道,“朝廷没你想的那么有钱,且这是打仗,你就不能认真点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