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

第988章 合辉

  “陛下,帝后临朝?二圣?

   这……并无此先例啊。

   陛下,这只怕……于理不合啊!”

   短暂的怔愣过后,有那胆大的大臣,禁不住开口道。

   不得不说,此人可谓是在场朝臣中,不少人的嘴替了。

   不少人心中也是如此做想,只是没胆子、亦或者是尚未曾来得及开口罢了。

   然而,闻言,高坐于龙椅之上的李元珩,却丝毫不以为意:

   “无先例,那朕便创下此先例。”

   说话间,李元珩便是摆了摆手:

   “从今以后,我大胤便有了帝后临朝,并称二圣之先例。”

   至于那什么于理不合的——

   李元珩压根就不接这茬。

   在他看来,他是皇帝。

   他说的话,便是圣旨、便是理。

   他金口玉言,就没有什么合不合的。

   不合,也得合!

   一番话落,李元珩又是居高临下的睨了殿内一众文武大臣一眼,一挑眉:

   “怎的?尔等有异议?”

   闻言,一众文武大臣心头竟皆一凛。

   “臣不敢!”

   “微臣等不敢!”

   “陛下明鉴,臣等并无异议!”

   ……

   众大臣纷纷恭声道。

   就连之前,那较为大胆,敢跳出来,提出无先例、于理不合的大臣,此时,也不敢再吱声了。

   只是垂着头、缩着脖子,隐匿在一众口称“不敢”“并无异议”的文武大臣之中,努力减少存在感。

   毕竟,众大臣们谁也不傻,眼前这状态,他们怎么可能还瞧不明白。

   陛下这分明是心意已决,哪里容得了旁人置喙?

   陛下他就是来宣布此事的,可不是来跟他们讨论此事的可行性的。

   若是换做昔年,兴许还有一些大臣胆敢跳出来出言反对。

   然而,而今——

   曾经盘踞于朝中,尾大不掉的世家门阀,早已被陛下一一铲除殆尽。

   于朝廷之上,陛下早已是真真正正的乾坤独断。

   朝堂上,大多都乃陛下亲自提拔的心腹,对于陛下的决议,自必不会反驳。

   间或一些其余大臣们,也都并不是不识时务之人,哪里敢和陛下叫板?

   敢对陛下的旨意,有异议?

   刚刚那般,稍稍提一嘴,没有先例,就已经算是十分的勇敢了。

   这会子,被陛下这么一说,可不就直接怂了,跑到犄角旮旯去猫着了么?

   有异议?

   满朝文武表示:

   不敢!

   他们可不敢啊!

   甚至,有那机灵的大臣,更是直接出列,深深一揖,恭声道:

   “恭迎二圣临朝!”

   此言一出,其余一众大臣也都纷纷出列,整齐划一的向着高坐于龙椅与凤椅上的帝后二人下拜,恭声道:

   “臣等恭迎二圣临朝!”

   见状,李元珩满意一笑,转目望向坐在他身旁凤椅之上的宁雨菡,而此时,宁雨菡也同样转目朝着他这边厢望来。

   四目相对之下,帝后二人彼此相视一笑。

   这便又齐齐转目居高临下的望向匍匐于地的一众文武朝臣:

   “众卿平身。

   开始上朝吧。”

   望着此时正在向着众大臣发号施令的李元珩,宁雨菡不由唇角微翘,掠过一抹浅笑,一双美眸神采奕奕,洋溢着熠熠光彩:

   往日里,她许还只是他的附庸。

   可,如今,李元珩待她是平等的。

   她是与他携手,齐头并肩一起走下去的伴侣。

   她很感谢李元珩给了她这个机会。

   所以,她也会好好把握。

   必不会辜负了李元珩对她的信任与期盼。

   *

   除开一上朝时的这个小插曲,今日的大朝会尚算顺利。

   在下朝之后,李元珩还颁下旨意,改年号为同辉。

   取帝后携手,共创辉煌之意。

   而从即日起开始,便是同辉元年。

   随后,帝后又推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百姓们对此,无不拍手称赞。

   眼见得陛下于朝政上越发殚精竭虑。

   加之有皇后娘娘从旁辅佐帮扶,一切都向着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方向在发展,对于帝后临朝,同治朝纲这件事,众大臣也越发没有了异议。

   全都在心里,心悦诚服的默认了二圣临朝的事实。

   在他们看来,无论是陛下一人临朝也好,还是二圣临朝、帝后共治朝纲也罢,只要是能够令得朝政清明,国力蒸蒸日上、欣欣向荣,那便是好事一桩。

   既然是好事,他们又为何要反对?

   自然是要举双手双脚支持的啊。

   必须支持!

   而自帝后一同临朝之后,李元珩和宁雨菡二人,每日里处理起政务来,也是越发的勤勉。

   往日里都是睡到差不多辰时才起身的宁雨菡,每日里都与李元珩一起,天不亮就起身,然后洗漱更衣,一起去上朝。

   就连宁雨菡都忍不住自嘲一句:

   现如今,她可是天天起得比鸡都早。

   而闻得这话的李元珩则是一笑:

   “没事,不是还有我陪你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