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种田习武平天下

第一百八十七章 花姑子

种田习武平天下 白雨涵 2109 2024-05-28 14:58

  瓯阀与彭阀再起波澜。

   电视、广播、报纸,连篇累牍都是这方面新闻。

   瓯阀大帅陈志斌发出宣告,彭阀大帅朱光闪自然不甘示弱,当即表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次要把整个姑篾市都纳入麾下。

   两位大帅嘴炮打得不亦乐乎。

   第二天寿阀大帅周克,也参与进来,表示会与彭阀联手,将侵犯江右省之敌全部击杀。

   未曾想犯了海西省潮阀的忌讳,潮阀大帅孙玉满放言,寿阀混乱,治下四市已经心向潮阀,不日便来取。

   此言一出,江右省督军王新建,再也坐不住。

   他是洪阀大帅,执掌省府,必须有所表示:“江右,是江右人之江右,十一市武者应该团结一心,卫我江右。

   洪阀、彭阀、寿阀当坐下来,共御外辱!”

   于是这场嘴炮,从江右省开始,渐渐将吴越省、海西省全部卷入,大人物乐此不疲的骂战,刺激报纸销量。

   多少卖报小童笑得合不拢嘴。

   “师父,到底打不打?”

   池桥松一连吃了一个星期的瓜,实在坐不住,便去找师父郝伯昭解惑。

   郝伯昭叹道:“还很难说,上面已经下达通告,让我们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不过又交代不要耽误工作,可见行署也在犹豫。”

   随即他又说道:“你专心自己的工作,战争再大,也不会抽调你一个未成年上战场。”

   池桥松的十七周岁生日上个月已经过了,但大夏民国的男性法定成年岁数是十八岁——军阀敢抽调未成年上战场,是要被鄙视的。

   “清淤办工作我从未松懈,已经赶在丰水期来临前,完成所有河道的清淤工作。”

   “这就对了,做好本职工作,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郝伯昭又传授了一些为官之道。

   他本人辗转过几次结社,也在不同岗位干过,当然,受限于实力和性格问题,始终都在基层地方打转。

   没有能够挤进军阀高层。

   池桥松对于为官之道,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他询问道:“师父,军阀混战,到底争什么,又是怎么打仗的?”

   “明面上争利益,谁占的地盘广,谁得到的利益就大。”郝伯昭沉吟道,“实际上争的是气运,是功德!”

   “气运?功德?”池桥松不解。

   “这可能涉及到上师三境的武道修炼,我是这么猜测的。”

   池桥松拱手:“请师父详细解惑。”

   郝伯昭点点头:“你武道有天分,又快要成年,我就提前给你说说。

   还记得被斩杀的墨坎蛟吗,直接引发朱大帅亲自深入山里,将彭蠡四鬼连根拔起,原因很简单,彭蠡四鬼动了墨坎县的气运。

   到了上师三境,争的就是气运,也争治理一方的功德。

   你接触过横练经典,知道这些经典,都是道的化身,修炼经典就是悟道,而这气运、功德与悟道息息相关。”

   “气运、功德,可以帮助悟道?”

   “想来是这样,不过上师三境巨擘,不愿意对我们透露,具体是不是,谁也搞不清楚。”

   池桥松却疑惑皱眉:“师父,按照这个说法,所有上师三境巨擘,都要借助气运、功德悟道,所以才有军阀混战的乱世。

   可我看报纸,不少巨擘并未参与混战。

   甚至在山中隐世生活,一样可以晋升宗师、大宗师。”

   郝伯昭对此有过深思:“你说的情况,我与同僚们讨论过,悟道悟道,首重一个‘悟’字,有人在乱世中悟红尘,自然也有人在深山中悟自然。”

   “这样么。”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不同人选择不同道路……小松,你现在重要的是夯实武道根基,若你有机会冲击大师境,自然明白这一切。”

   “我明白,师父。”

   随后,郝伯昭又向池桥松描述了几次,他经历过的战斗。

   大师境巨擘披坚执锐,下士三境跟后扫荡,偶尔会遇到火炮偷袭。至于机枪扫射这种,都是些力士境的基层偷袭所为。

   “其实说白了,战斗的主力是巨擘们,其他人,包括我这样的武士境,都是为了兑子。”

   “兑子?”

   “是啊。”郝伯昭说了一个尴尬的事实,“蚁多咬死象,若是我这边的大师没有手下,对方大师带着一群手下,那么打起来我们肯定吃亏。所以我们的大师,也要带一群手下,彼此兑子,就能大师对大师了。”

   他又继续说道:“为什么宗师可以镇压一个省?因为到了宗师级别,蚂蚁再多都咬不死,更不怕导弹偷袭,所以单枪匹马就能镇压一群大师巨擘……幸好宗师并不多,否则大夏民国这些省份,压根就不够分。”

   “这样说来,大宗师、大天师出场,岂不是可以迅速肃清全国军阀?”

   “理论自然可以,但你要明白,大宗师之间也有斗争。况且肃清一批,很快又会迎来另一批,只要气运、功德还要争,这个乱局就始终无法终结。”

   郝伯昭说着,长叹一声:“争了百多年时间,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再苦再难仍要继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