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死了
陆无霜一行人径直去了城东的榆钱胡同。
当初离京之时,德管家也并没有将所有的人手都带走,而是留了一些年纪大的或者在京城有挂念的人看着宅子,所以倒也不用担心没地方住。
“主子!”
留守京城的李管家看着突然回来的陆无霜一行人,又是惊又是喜,随后连背都挺得更直了,明显是有了底气。
一边迎着陆无霜往里走,他一边低声说着最近发生的事。
“主子,皇上驾崩了,奴才第一时间就往成都府去了信……”
算算时间估摸着陆无霜应该不是接到自己的信赶回京的,他便也没在这事上多说。
“三月十八,殿试放榜,次日皇上赐恩荣宴。”
“恩荣宴历来设于礼部,只命一名大臣侍宴,皇上也不会亲临,但这一次皇上也不知为何,竟将恩荣宴设在了宫里,且亲临恩荣宴与一众新科进士宴饮同乐,据说皇上在宴上极为开怀……”
“恩荣宴后皇上去了陆贵妃宫里……”
“当晚暴毙于凤华宫!”
陆无霜听到这里一顿。
她早知道陆无烟会作死,却没想到她没先把自己作死了,反倒把元景帝给作死了。
“然后呢?”陆无霜冷静地问。
“陆贵妃惊惧之下意图隐瞒,文太后察觉到不对,带着人砸开了凤华宫的宫门……”
“文太后震怒之下,命人将陆贵妃关在了凤华宫,第一时间将大皇子带去了慈宁宫,又从金吾前卫中抽调出一支连夜赶往成都府……”
“韦皇后以自己是大皇子嫡母为由,想要将大皇子从慈宁宫带走,冲突之下文太后磕到了额角,韦皇后心虚之下退回坤宁宫。”
“韦家女眷频频进宫与韦皇后相会,韦皇后的兄长以护卫太后皇后与大皇子为由,意图将调兵进京……”
“就在形势最紧张的时候,端王于四月初十抵达京城。”
以陆无霜回到京城之后的所见,京城虽然不见欢笑,人人肃穆,却不见任何乱象,可以说是再稳定不过。
想来……
这一切,都是因为穆雁行及时赶回来了。
否则,韦家纵是不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反了,也定会拿捏着元景帝唯一的儿子,实际上手握大权。
陆无霜一时心情有些复杂。
她与穆雁行相处了两年,这两年来,她虽然也能看出来穆雁行定是出身不凡,但因为穆雁行在她面前从来都是做低伏小的,从未流露过半点属于端王的威势,所以纵然对穆雁行的身份有些犯嘀咕,但她从来没有将穆雁行与端王联系到一起来。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回到京城之后短短时间之内就定下了京城的乱局,让韦家再不敢有任何的异动。
这让陆无霜觉得,自己从来没有了解过穆雁行。
“现在呢?”她问。
“端王回京之后出面替皇上治丧,前几日才将皇上葬入陵寝……”
陆无霜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
历代帝王就没有几个长寿的,所以在登基之后都会着手替自己在修皇陵,但元景帝就不一样了,他登基的时候才十九岁,又向来身子骨健壮,一心觉得自己哪怕不能做八十年的皇帝,也一定能做个五十年,所以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急着修自己的陵寝。
他觉得晦气。
也就是两年前陆无霜离开皇宫之前,有文太后的劝说,元景帝这才不甘不愿的遣了人着手皇陵的修建。
修建皇陵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只是选址就得经过长时间的堪舆,选址之后更是需要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帝王登基的时候开始修建皇陵,到驾崩之时正好能用得上。
如此可见,皇陵的修建有多费时间了。
元景帝的陵寝嘛……
两年的时间,能修出什么花儿来?
但哪怕是帝王,人死了尸身也是会腐朽的,总不能因为陵寝没修好就一直给外面搁着吧?
那最后能怎么办,也就只能将就着用了。
元景帝向来以自己身为帝王而自傲,若是叫他知道自己死了之后只能将就着被葬入这样的陵寝……
啧。
怕不得气得诈尸?
陆无霜想想都觉得乐。
李管家不知陆无霜在乐什么,但也没打扰陆无霜高兴,等陆无霜示意他继续了,这才又往下说。
“如今朝中正在商议着大皇子继位的事,皇上膝下只有这么一位皇子,便是还年幼,由大皇子继位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不过,文太后坚持让端王做摄政王,以辅佐大皇子,以韦家为首的一众朝臣竭力反对,又有另一批朝臣支持拥护端王……”
“事情一时陷入了僵持。”
陆无霜轻轻点头。
要不怎么说文太后能推着元景帝坐上皇位呢,瞧瞧,元景帝这一死,文太后都顾不上伤心,第一时间做的就是把大皇子带到慈宁宫去,元景帝才一下葬,又要推着穆雁行去做那摄政王。
归根究底,文太后只不过是想保证自己能够一如既往的享受尊荣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