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将门权宠

第168章 刮骨刀(三)

将门权宠 薄须 2051 2024-05-28 12:23

  谈蕴仰起头,倔强地不让眼泪流下来,用手背重重地蹭去泪水。楚识夏手里拄着剑,注视着狭窄黑暗的巷子里提灯夜巡的医者,仿佛深海中的萤火虫。

   “我找到了一些别的东西。”谈蕴平复了心情,深呼吸道,“和令堂有关,只是一直没时间给你。你若不要,我就烧了。”

   谈蕴手里捏着一个皱巴巴的信封,油墨在火光下晕染出一种奇异的色泽。楚识夏不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她只是过于敏锐。但此时此刻,脑海中却有一个声音叫嚣着“打开它,打开它”。

   楚识夏踌躇片刻,揣度着谈蕴与楚明修如出一辙的态度,隐约猜测到了什么,问:“我母亲的出身并不好,是么?”

   谈蕴犹豫须臾,轻轻点头。

   楚识夏拈过她手里的信封慢慢打开,逐字逐句地往下看。

   沈妩,兖州宿县人,二十两白银卖与扬州一柳姓女子,时年十岁。柳姓女以豢养扬州瘦马为营生,沈妩美貌惊人,性情内敛,十六岁落水后失踪,踪迹全无。

   信封末尾附上了沈妩的官府贱籍文书摹本。

   扬州瘦马其实就是高级的花魁,从小便锦衣玉食地娇养,培育琴棋书画、察言观色,以奉给高官商贾。

   以镇北王的手腕,想要给心爱之人一个看得过去新的身份再简单不过。但十六岁的沈妩就像是一个烙印,血肉一并被灼热的命运钉死在这封贱籍文书上。

   一个弱女子,不远万里从扬州辗转流落阕北,在那里偶遇了位高权重的镇北王,一见钟情,养育三个儿女,还留下了几十年后能救世人于水火的药方——怎么听怎么像是市井里口口相传的话本,痴男怨女、凄凄切切的。

   更何况从没有人听说过镇北王妃精通医理。

   楚识夏掩上信纸,幽幽地叹息。

   谈蕴自知不该调查楚家阴私,有点愧疚地说:“也许只是重名。若以镇北王的手段,想要毁去这些文书是很简单的。”

   “不,应该是真的。”楚识夏道。

   楚识夏曾经查过云中的户籍文书,然而沈妩所遗留的线索极少极少,她慢慢地也就淡忘了这件事。如今想来,沈妩是刻意这么做的,无论是保留做扬州瘦马的痕迹,还是如风过流云般不在楚家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她仿佛并不想与这个世界产生关联,也并不在意。

   一如她预见了祥符六年的这场瘟疫,却也只是将药方夹在一卷不起眼的医书中,而并不多加干涉。

   母亲的形象忽然就从祠堂里紧挨着老镇北王的灵位,隐隐约约地浮现出一个侧影来。

   但楚识夏还是看不清。

   “你找这个干什么?”楚识夏问。

   “我想找到更多她遗留的药方。”谈蕴耸耸肩膀道,“瘟疫并非一家之病,多有兼证与变数。如果能把她留下的所有药方都找到,加以分析借鉴,也许能更加有效地整治瘟疫。”

   “那你找到了吗?”

   “没有。”谈蕴灰心丧气地说。

   楚识夏随手翻开那本医书,说:“也许你可以换个思路。”

   ——

   祥符六年,十一月初。

   滨州。

   下雪了。

   乌黑的石砖上冻出一层一层的霜花,行人步履匆匆。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蔓延在大街小巷,空气中弥漫的焚烧味已经分不清是艾草还是尸体。

   油布蓬的小马车晃晃悠悠地进了滨州城。张圭掀开车帘,看见路边敲锣进午的羽林卫大声宣布,某某小吏贪污赈灾粮食多少石,按大周律处以何等刑罚。几个蓬头垢面的小吏被推搡着示众,很快又被拉下去了。

   刺史率领一众官员恭谨地等候,张圭也客客气气地和他们见礼,一板一眼。

   “来的路上,我听说了许多流言蜚语。有人说,钦差根本不是来赈灾的,而是为了把染病的人关在一起等死,民怨沸腾。”张圭严厉地问,“楚大小姐在哪里?”

   “楚大小姐代行天子命令,下官也无能为力呀!”刺史怨怼道,“佥都御史大人不如先随我到驿馆下榻,接风洗尘吧!”

   “百姓流离失所至此,还谈什么接风洗尘?可笑!”张圭愤愤地一拂袖子,道,“楚识夏人在哪?我要见她。”

   “先不急,楚大小姐她……”

   一阵马蹄声如奔雷般袭来,羽林卫端坐在高头大马上,摘下面甲对张圭示意。

   “羽林卫卫长,程垣。”程垣俯身行礼,“大小姐有话要对御史说,还请御史大人移步。”

   “哪有一下马车就办公务的?还是先到驿馆下榻休憩,不急于这一时。”刺史板着脸瞪视程垣,作势挡住张圭。

   “不必,我去见她便是。”张圭一把拂开刺史,被程垣拉上了马。

   ——

   “御史大人好啊。”

   楚识夏坐在栅栏后,半跪在泥地里给一个小孩子包扎膝盖。小孩子烧得脸蛋红彤彤的,可怜巴巴地盯着楚识夏看。楚识夏捏了一下她的脸蛋,把她抱给大人,才转头看向张圭。

   张圭对楚识夏并不十分熟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