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逃荒之我的公寓可重置

第291章 自立三十六 shuhaige.net

  谢常德投靠薛杉杉以后,便不能再发出能够顺利通行至青阳府的文书,因此无论是她去惠阳关,还是后续的物资运输,都不能再从刘阳府经过,只能穿越沙阳府。

   好在绕道行驶的路程并不长,只要不下大雪,在春、夏、秋季时,通路都尚算顺畅。

   此时正值敏感时期,她打算先解决戎国问题,尽量避免与夏皇起冲突。

   刘阳府的南面是沙漠,其他方向被她的领地包围,几乎是一座孤城。

   再加上驻军不多,很难掀起大风大浪。

   于是,她暂时将这个问题搁置,将主要精力放在攻打城关平原上。

   此时,唯有率先攻克城关平原,才能阻止朝廷在此地部署重兵,从而避免士兵家眷沦为的人质。

   谢常德对这一点也表示同意。

   “一旦我们攻下刘阳府等地,军需物资将大幅度增加,城中的百姓也可能需要救济。你提前准备好需求清单,我会通知青阳府那边调集军需物资。”

   处理完谢常德的军中事务后,薛杉杉又撰写了一封谕旨,主要发给吴韦。

   除了分配田地外,她还要他协助完成另一项工作。

   此前,薛杉杉收到了姜德义发来的奏折,其中提到了在城关平原推广土豆和再生稻的计划。

   在奏折中,姜德义表示,城关平原虽然地理位置并非江南,但入冬时间相较于江州府等地要晚很多。

   在光照方面,虽然一年种植两季水稻不够,但种植一季却绰绰有余。

   只要追肥充足,头季水稻收割后,还可以收获一季再生稻。

   当然,再生稻的产量大约只有头季的一半到三分之一,但已经比青阳府等地高了不少。

   正季节的水稻亩产量在两百五六十斤甚至更高,一亩再生稻收割八十斤到一百二十斤之间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个产量,几乎赶上农业技术改革前,青阳府等地的小麦亩产量了。

   薛杉杉对此颇感心动。

   姜德义在奏折中还说了,若县主信任他,他想推荐他的属下伍明,此人全程参与过再生稻的试验。

   在农事方面,薛杉杉十分信任姜德义,于是立刻决定传伍明前来相见。

   她甚至推迟了回青阳府的时间,等待伍明的到来。

   因为这对城关平原的粮食供应至关重要,农时无常,错过耕种季节可能导致长时间的颗粒无收。

   如今,城关平原分配完田地后,大部分地区只能赶上下一季的秋耕,基本要到明年才能收获。

   当地人口众多,但生活贫困,完全依靠从青阳府等地调拨粮食救济并不现实。

   夺取城关平原虽然在她的计划之外,但她不可能放弃这座唾手可得的粮仓。

   因此,先设法拿下城关平原,再考虑后续问题。

   总之目前的情况就是,她现有的粮食很难养活这么多人支撑到明年收获的时候,更别提她还需供养十多万军队。

   薛杉杉一直在寻找解决粮食缺口的方法,而姜德义恰好为她送来了及时雨。

   城关平原上的部分田地虽因战乱而抛荒,但仍有一部分在耕种,而收割后的水田本来就会空置。

   若能让这些水田发挥余热,在今年产出更多粮食,定能大幅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姜德义的建议是在分田地时,强行推广再生稻和土豆。

   吴韦忙于主持分田事宜,城关平原作为粮仓重地,确实需要一个专门的农事官员。

   第二天下午,伍明一抵达惠阳关,便赶紧来军营拜见她。

   看着眼前那位风尘仆仆、衣着简陋的年轻男子,薛杉杉颇感意外。

   她原以为此人至少四十多岁,却没想到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

   “我听姜德义说,你曾与他一同参与过再生稻和土豆的推广。我计划在整个秦川平原推广再生稻,该如何指导百姓种植?”

   薛杉杉问,主要是想考察伍明的业务能力。

   伍明虽不善巴结上司,但这次得到姜德义的推荐,感到十分幸运。

   面对县主时,他心中充满紧张,既担心给姜德义丢脸,也怕影响自己的前途。

   他努力平复情绪,条理清晰地回答:

   “回县主,再生稻培育关键有三点。第一,收割头季稻时,留茬长度需在十寸至十二寸之间。”

   “第二,收割后第二天尽快蓄水,确保水深两寸。第三,蓄水后天与再次灌浆前,分别施肥一次,以保障肥力。”

   此外,他还详细阐述了两次追肥的配比差异,并介绍了再生稻的生长周期。

   薛杉杉听后十分满意:“很好,那你暂代城关平原四府的总司农知事,全权负责再生稻和土豆种植及其他农事技术指导。”

   伍明心中大喜,忙恭敬道:“多谢县主恩典,臣一定全力以赴!”

   薛杉杉指着一旁的谢常德说:“这是谢常德大将军,负责城关平原军务。他会带你去与主管分田的吴韦会面。大将军,伍明的一应食宿俸禄就交给你代为安排了。”

   再生稻和土豆推广需要伍明与吴韦紧密协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