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

第114章 福斯特号大闹东京湾

  戴维斯猜对了。

   的确有过一艘美国军舰大闹东京湾过。

   而且还对日本的幸存者造成了堪称惨烈的损失。

   众所周知。

   日本多山地。

   还是一个岛国。

   1993年时,全日本有一亿两千四百八十万人口。

   而这一亿两千万人中,竟有84%的人住在大城市圈内……

   日本东京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圈,仅仅东京都区域就已经吸纳了足有一千万三百万人口。

   如果算上整个城市群,这个人口数目甚至还能再翻倍。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京都、广岛、本九州、福冈、熊本……

   这些城市听上去都很熟悉。

   而熟悉的原因只有一个。

   日本的大城圈和人口密集城市。

   就这么多,再没了。

   平原数量稀少,适合耕种的土地更是稀少。

   除了山峦就是孤岛。

   日本,是个贫乏的国家。

   比起遍地是黄金的北美洲大陆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

   没有物产,没有资源。

   基本上,日本粮食基本靠进口,自给率仅有37%。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这样低下的粮食自给率……无异于将国家命脉交予外国人。

   自己去做那砧板上的鱼。

   而这点,日韩均通用。

   这是美国人为它的“盟友”安装的项圈。

   现在主人死了。

   戴着项圈的日本,又该怎么样呢?

   顺便一提。1993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7%,这个数字不仅远远落后于澳大利亚的280%和法国的132%。

   而且在世界前30个发达国家中,日本排在倒数第二位;在世界排在128位。

   日本的粮食储备更是惨不忍睹。

   直到1995年,日本政府才将储备粮制度化。日本的《新粮食法》规定,政府设立专项储备,储备粮的储量大约为150吨(±50吨)。

   约相当于正常年份3个月的供应量。

   最后,到了千禧年后日本才终于正式开始重视粮食储备问题,2001年,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整粮食储存指标,调整日本储备粮的适当储量在100万吨左右。

   现在,也就是1993年大灾变后的日本国家粮食储备,仅仅为150吨(±50吨)。

   所以现在日本幸存者面对的是个什么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了。

   没有储备粮食。

   一点也没有……

   日本的幸存者需要面对城市圈动辄十数万的大尸群在精神上压迫,又要面对饥饿和困苦在肉体上的折磨。

   过的简直不像人。

   他们只能畏缩在山峦、森林、沼泽之中苟活。

   无比的期盼有人能够来拯救他们。

   而就在这时候,一艘美国人的军舰来了。

   是一艘强大,经过现代化改装的驱逐舰艇。

   满载各类武器弹药,以及日本幸存者的希望。

   停泊在了横须贺港口,并且试图寻找它的友军舰艇。

   他们选择相信强大的美国人,也寄希望于这艘美国军舰回到美国,把日本的情况带给有充足粮食的美国佬。

   这是他们能够不再忍受饥饿的唯一的办法。

   日本人以为那是拯救者,费劲心力的与他们搭上线,并最终收集到了充足的船用原油,甚至还给他们挤出了自己口粮的一部分,作为船只再次启航的物资。

   结果。

   换来的是美国人的导弹。

   和彻底的背叛。

   那艘该死的军舰!

   那个该死的舰长!

   它在的最后关头背叛了日本幸存者给予的支持和信任。

   用战斧和各类型的导弹袭击了幸存者们的营地。

   剧烈的爆炸声响彻整个东京湾。

   调动着东京区内的尸群。

   吃人的恶魔,和不吃人的恶魔,原来如此相像。

   日本的幸存者终于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会得到拯救。

   与其期盼着曾经的主人继续饲喂,倒不如,自己去寻求出路。

   但牺牲太大了。

   东京圈的幸存者几乎全部被尸群践踏成为了丧尸的养料。

   几十个据点,十几万幸存者。

   都死了。

   死的不明不白!!

   这就是他们的仇恨来源。

   本身就身处地狱,米畜竟然还嫌弃他们身处的地狱不够火,还把导弹送来,彻底把地狱变成了炼狱。

   到现在为止,日本方面的幸存者已经损失了超过二十万人。

   不仅仅是那艘美国驱逐舰造成的伤害。

   还有东京尸群暴动造成的附带伤害。

   原本适合生存的地区现在已经变成了生命的禁区,超级尸群暴动根本就不是日本方面的幸存者能够应对的敌人。

   更何况,日本区域的丧尸,也存在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变种。

   日本幸存者怎么可能会不痛恨呢?

   可日本幸存者该痛恨的应当是美国。

   法利亚又不是美国。

   冤有头债有主。

   日本人爱恨谁就恨谁,法利亚不在乎,麦克法兰先生也不是很在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