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

第10章 第三防控营

  “尸群仍然存在,但主要聚集在内城区。”

   “数量上暂估10万等级。”

   “有相当数量的丧尸存在于内城区的建筑物内。”

   林欣很快就得到了汇报。

   有很多躲在建筑物内出不来的话,或许是因为城市在灾变发生的第一时刻就戒严了。

   管控的及时,那么民众就会待在家里。

   只不过后来绝大部分都会病死,才造成了现在大部分丧尸都在室内的情况。

   毕竟是政府和军方眼皮子底下的城市嘛,管控迅速而严格也是正常现象。

   确定好尸群的情况以后,就该判断是否有人类生活了。

   飞机在三千米的高空飞行,地面上的人听不见也看不见,除非有专业侦查工具或者观测工具,不然绝对没有办法发现这架飞机的存在。

   阿马里洛有军事储备站。

   一个位于城市东北方向的机场附近,一个位于城市西郊,还有一个位于城市南边的河谷边上。

   三个军事储备站把整个城市环绕起来,并且可能会配备深层地下设施。

   具备防核功能的那种。

   而且储备站站点都会配备防空装备。

   但是防空装备是按照轮岗单位确定的。

   如果是陆军旅,那可能会是陆基神盾配合探路爪雷达,以标准防空导弹为核心组成重点防空网。

   如果是航空旅,那可能会是以机场为核心的空军巡航完成远程防空,配合地面方便部署的近程防空系统。

   对于美国来说,野战防空任务很少,那些高功率陆基雷达还有防空导弹都是很少见的装备,而且多是部署在美国空军所难以控制的海外地区。

   比方说韩国、日本还有中东地区,就大量部署着类似的设备。

   美国人不会打野战防空,更不会打没有空优的战争。

   所以阿马里洛这里的防空单位应该也不是陆基防空单位……

   林欣这么想着,飞机上就响起了凌厉的警报声。

   “怎么了!?什么情况!?”

   他吃了一惊,赶紧跑向飞机驾驶舱。

   “我们被雷达锁了!!”

   “正在向侧向规避!!”

   飞行员紧张的将飞机航线改出,朝着城南飞去。

   一边飞一边降低高度,那边有一道河谷地,并且有高山可以利用,可以有效规避雷达锁定。

   “是火控么?电台有消息么!?”

   突如其来的雷达锁定,让飞机上的成员有些慌乱,各单位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战斗状态。

   之前很少开启的雷达也被打开。

   敌方的位置瞬间也被反推出来。

   就是机场附近的储备站。

   但是根据光电系统的扫描结果,那里只有雷达没有防空单位。

   “电台没有消息。”

   敌人保持了无线电静默,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就有防空导弹来袭了?

   然而。

   飞机一路飞到了城南的山脉后,藏到了河谷区里面,对方仍然没有做出任何下一步动作。

   似乎是看着他们做出规避动作的样子。

   这条线路是第一次走,之前佩顿和林欣去西海岸的飞行路线,都是路过拉伯克地区的。

   阿马里洛南边的另外一个主要城市,距离上差了大概70km的样子。

   如果这里的人已经掌握了操作雷达的能力,那为什么上次没有进行雷达开机?

   70km。

   妥妥已经进入防空圈了。

   “是一台SR-409雷达。车载版。”

   “呃……应该是近程防空雷达,可能是毒刺的平台。”

   来自北岛的飞行员已经给出了他综合了目前已有的情报后分析出来的敌方单位情况。

   的确是空军防空的常见手段。

   飞机+近程防空的组合。

   只是现在这里战斗机没有,但是有近程防空导弹。

   他们为什么要用雷达锁定来恐吓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空军单位?

   是想要驱离么?

   也是,毕竟是一架可以产生巨大噪音吸引大规模尸群的运输机。

   如果林欣在地面上,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利用雷达锁定将这架随时可能降低高度的飞机驱赶到一边去。

   “电台还是没有……”

   “啊!他们在联系我们!”

   “我们是美国陆军第12师直属第三防空营。请说明你方身份。”

   这就是他们这个单位的番号。

   “请离开城区,不要降低高度,如果继续靠近,我方将会发射防空导弹将你方击落。”

   措辞相当严格,而且有点着急的样子。

   应该是冷不丁的发现了天上的飞机,然后被吓到临时雷达开机的样子。

   不过既然是车载雷达,用的还是毒刺,最大射程也就是4600m,对转瞬间就能飞出十几公里的大型飞机来说,跟挠痒痒差不多。

   这是用来对付已经突破机场封锁,来到脸上的单位的,不是用来区域拒止的。

   对方这一系列发言,大概率是恐吓。

   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有能力对付三千米以上的飞行单位。

   仔细想明白情况后,林欣开始通过无线电和对方交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