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穿越指南

第1003章 【高丽之事】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2117 2025-07-12 00:42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转眼已是大明复兴中华十年,西元1142年。

   西北地区连续多年春旱,终于在今年得到缓解。虽然还是有点小旱,但终究下了几场雨,让人们看到一丝风调雨顺的希望。

   连皇帝都躲在宫里不敢出来的大理国,依旧维持着混乱而稳定的统治。

   虽然非常乱,但乱得大家都不敢动手。

   高氏内部也不敢互相攻打,因为还有其他几个大族。若是高氏内耗太严重,其他大族趁机发兵,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大理没爆,高丽却快要爆了!

   高丽国王依旧是王构,两度惨遭软禁,三次铲除权臣,至今也才三十三岁而已。

   王后任氏。

   国丈任元厚,兼任国相。

   如今的高丽国内,世家门阀控制全国,把寒门和武将压得抬不起头。矛盾已经在爆发边缘了,门阀之间却又掀起内斗。

   国丈任元厚的老家在全罗道,也就是朝鲜半岛的西南角,跟济州岛隔着海峡相望。

   这里虽然也有港口跟大明做生意,但贸易量远远被西海道甩开。而中日贸易虽然也路过全罗道,但都是在济州岛中转停靠。

   因此,基本盘在全罗道的定安任氏,只能在海贸当中吃点残羹剩饭。

   而出过多位国相和皇后的海州崔氏,家族势力正好在贸易极盛的西海道。

   通过十年海贸发展,海州崔氏的实力飞速壮大。

   当初提兵进京,剪除叛逆的金氏,反而被两家联手打压,如今已蹦跶不起来了。

   开京。

   海州崔氏,仁川李氏,两大门阀正在密议。

   仁川李氏的李资谦,正是王构干掉的第一位权臣。

   权臣虽倒,家族不倒。

   并且,崔、李两族世代联姻。前者挨着第二大港,后者挨着第三大港,联手把持着来自大明的海贸利润。

   至于第一大港,自然是开州港。

   开州是高丽首都,那里的港口利润,可不能归某一家,都是大家一起分润。

   “任元厚欺人太甚了!”李之元大怒。

   崔允仪叹息:“唉,他是国相,又是国丈,官员还不是随便他安排?”

   李之元说:“可他这次太过分,不但把汉阳郡守换成他的人,还把汉江沿岸的官员,全部换成依附他的世家子弟!”

   崔允仪不说话。

   李之元道:“这次换的是汉阳郡守,下次可就该轮到海州了。你如果不帮我李家,等到崔家被打压,到时候谁来救你们?”

   崔允仪说:“你们仁川李氏,在汉阳经营多年。朝廷换一个郡守怕什么?不要公然对抗郡守,让属官属吏阳奉阴违,弄得那郡守一件事都办不成。把他逼走!”

   “只是这样?”李之元心有不甘。

   崔允仪反问:“难道你还敢公然抗命,又或者派人把郡守杀了?”

   李之元无法回答,只能发脾气说:“我会让汉阳郡守,半年都待不下去!”

   崔氏、李氏虽然经济实力更强,但架不住任元厚的政治实力啊。

   人家本来就是国丈兼国相,又拉着一群眼红海贸的世家,联合起来从李氏手里夺取商业利润。

   李氏除了暗中抵制,就只有发动政变,没有第三个选择。

   拿下汉阳及汉江沿线行政权的任元厚,顿时志得意满,开始踏上人生巅峰。

   来自好几个世家的官员,开始对任元厚歌功颂德,逼着国王给任元厚升官升爵。

   其爵位、官职和加官如下——

   宣忠安社佐理同德功臣、三重大匡、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上柱国、定安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六百户。开府“寿宁”,置僚属。

   权倾朝野!

   崔氏、李氏再有钱又如何?乖乖躺着!

   就连任元厚的长子任克忠,也就是高丽王后的哥哥,也做了门下侍郎兼判兵部事。把兵权掌握在手里。

   “叔父,任元厚已不可制。”崔允仪提醒说。

   高丽副宰相崔弘宰道:“他的女儿是王后,他的外孙是太子。我们崔家靠海贸赚了太多钱,把那些世家门阀嫉妒得要死。他们联手控制朝堂,我这个副相又有什么办法?”

   崔允仪出主意道:“兵变。”

   崔弘宰连连摇头:“世家和文臣的争斗,怎能牵扯进来武人?这是坏规矩的,一旦那样做,我们崔家就是众矢之的。”

   “难道现在的崔家不是众矢之的?”崔允仪反问一句,又说,“任元厚权倾朝野,已经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如果叔父害怕担上骂名,可以怂恿任氏提拔的武人作乱!到时候,任元厚激起兵变,我们正好去平叛。”

   “让谁作乱?”崔弘宰问。

   崔允仪说:“郑仲夫。”

   郑仲夫是海州人,皮肤白皙,美髯魁梧。

   因为长得特别帅,被崔弘宰送去控鹤军当兵。又因为球踢得特别好,获得高丽国王重用,被提拔为牵龙队正。

   当时还是金富轼在专权,一次除夕宴席上,金富轼的儿子金敦中,用蜡烛点燃郑仲夫的胡须取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