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第1772章 老种经略相公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小白狐 2130 2025-09-02 02:59

  【叮咚,扫描完毕!

   种谔(身份:种世衡之子,种家军大将)

   武力值:108点

   统帅值:103点

   智力值:100点

   政治值:96点

   技能一经略:种谔在军中为将时,武力值提升7点,统帅值提升5点,种谔在战场指挥作战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征讨:种谔在率军出征时,武力值提升7点,统帅值提升5点,种谔在率军攻打其他国家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三奋战:种谔在战斗时,武力值提升7点,种谔在战场之上厮杀时,武力值额外提升7点。】

   种世衡第五子种谔,就是《水浒》中提到的那个“老种经略相公”,更是了不得,他与大哥种诂、二哥种诊各统一支劲旅,号称“三种”。

   种谔刚入仕途时,担任陕西清涧县知县。

   当时边陲诸县实行军政合一,他手中有兵马,就采取分化和诱抚相结合的策略,与西夏军周旋。

   当时绥州(今陕西绥德县)有西夏部落首领嵬名山,经常带人骚扰清涧县地界。

   可是,嵬名山的弟弟嵬夷山,却暗中请降于种谔。

   种谔答应了,他随即以嵬夷山的名义诱降嵬名山。

   他说:我愿意与你修好,已经为你准备了一只金盆,请你笑纳。

   也不管嵬名山愿不愿意,种谔就率军包围了嵬名山的大营。

   嵬名山不得已,带领1万多军民归顺宋朝。

   种谔未伤一兵一卒,仅用一只金盆作诱饵,就收复了陕北重镇绥州。

   时为公元1067年秋,种谔41岁。

   公元1081年秋,宋王朝集中五路兵马进攻西夏。

   这时种谔已为宋军大将。

   农历九月廿九日,他率兵出绥州进攻米脂,但初战不利,三日未下。

   西夏军又调动8万兵马前来驰援。

   敌众我寡,怎么办?种谔就在米脂城外无定河边埋下伏兵。

   敌至,四下里伏兵齐出,把西夏军截为两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结果,8万西夏军大败,米脂守将令介讹遇被俘。

   捷报传出,朝野震动,种谔之威名迅速传遍全国。

   《水浒》中描写:青面兽杨志当时正在种谔手下当差,后来他闯荡江湖,还每每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干过而自豪,标榜“洒家”原本也是个军人,乃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令侯之孙,枪法是祖传云云。

   还有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和九纹龙史进,也是千里万里来投奔“老种经略相公”,足见种谔之威名。

   这次胜利,就是北宋有名的“米脂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北宋军民的斗志。

   “米脂大捷”后,种谔奉命留守延州,从此固守陕北、抗击西夏,保边境安宁。

   延州百姓说:只要有“老种经略相公”在,我等无忧也!

   公元1083年,种谔病死在军中,时年56岁。

   指挥权由他的副手曲贵接掌后,宋军士气很低落,西夏军闻讯,又鼓噪前来,西北及西南的泸州形势顿时吃紧。

   不要紧,种谔儿侄辈的种师道、种师中、种朴等人已经成长起来,号称“小三种”,率领种家军浴血奋战。

   王晨笑道:“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敌亦畏其敢战,故数有功。”

   ......

   【叮咚,扫描完毕!

   种诊(身份:种世衡之子,种家军大将!)

   武力值:106点

   统帅值:97点

   智力值:92点

   政治值:85点

   技能一进击:种诊在率军出征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种诊在率军进攻异族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攻异:种诊在率军和异族厮杀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种诊在进攻异族领地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三奋战:种诊在战斗时,武力值提升5点,种诊在战场厮杀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

   种诊(生卒年不详),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人,种世衡之子,北宋大臣,时有名望,与其兄种古、种谔并称“三种”。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4年),为殿中丞,除洛苑副使、充环庆路都监。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知环州,与兄种诂进击环州羌族。

   元丰四年(1081年),知镇戎军。

   元丰六年(1083年),充永兴军路兵马都钤辖。

   “三种之一,这能力倒是不算差了!”王晨暗道,放在正常的情况下,那也是一军主将,妥妥的将才。

   ......

   【叮咚,扫描完毕!

   种朴(身份:种世衡之孙,种谔之子,种家军大将)

   武力值:103点

   统帅值:95点

   智力值;88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