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这位诗仙要退婚

第454章 踏碎! shuhaige.net

这位诗仙要退婚 人世几春秋 2166 2024-05-27 21:48

  十万北胡骑兵齐聚之后,原地休整,重骑兵们纷纷去取来铁甲和铁马甲,只等呼延彻一声令下,便要发起冲锋。

   呼延彻在高地上眺望远方天江北岸,怒从心头起。

   这是他统兵几十年来第一次被人牵着鼻子走,敌人是梁萧,其父正是斩了他一臂的梁询!

   此时夜幕降临,已经难以从远处看清梁家军的军容了。

   呼延彻的神情逐渐凝重。

   这一次,北胡的布置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也留下了保护运粮队的部队。

   他不把骑兵都带出去的话,面对弓箭革新的大周骑兵,必然损失惨重。

   梁萧的情报工作做得太好,梁家军的行动力太强,远超他的预估!

   这种奇袭粮道的打法,换成任何其他部队来做,都是必死无疑的。

   梁萧做到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

   呼延彻喃喃自语着,心头一凛,莫名有些惊恐。

   这是有生以来第二次感到恐惧。

   第一次,是被梁询杀到面前,险些让对方一剑砍死。

   现在,他必须在两刻钟之内发起进攻,与梁萧决一死战,否则粮食是保不住了。

   片刻之后,后军也送来风帝的命令。

   “陛下有令:粮道无论如何不容有失,即刻以狼骑击垮敌军!”

   接到紧急的“圣旨”,呼延彻再无犹豫,依然下令步军举火,为骑兵照明。

   远方火光冲天,鼓角鼓角震天,梁家军人人兴奋,仍在持续推进。

   他们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选拔的标准都是携带大量辎重,在一天之内跑完一百里,耐力惊人。

   而现在,他们才刚刚渡河不久,这点推进根本不成问题!

   只要掩护骑兵渡河列阵,便可杀穿敌阵,胜负已定!

   所有人都知道,敌军不可能蠢到让运粮队束手待毙,运粮队也跑不了那么快。

   正在领兵渡河的梁萧,战争战船的最高楼,听闻敌军角声,当即下令:“敌军即将发起强攻,即刻换阵!”

   换阵的特殊号角声响起,连绵不绝。

   诸葛定已经渡河,接管中军指挥,立即让旗手挥舞令旗:“却月阵!”

   令旗挥舞,角声再变。

   梁家军的一个个小阵本就松散,随时准备变阵,听闻角声,立即更换阵形,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

   以惊人的速度摆出一个横跨东西的弧形大阵。

   “启禀元帅!敌军突然变阵!!”

   收到急报的呼延彻眉头一皱。

   “临战变阵,取死之道!”

   方阵,并不是步兵对抗骑兵的最佳阵形,变阵是理所应当,但梁萧的紧急变阵让呼延彻感到迷惑。

   但下一刻,北胡人傻眼了。

   梁家军已经在斥候回报之后不久就完成了变阵,摆出了一个北胡人不曾见过的大阵,逐步推进。

   两侧的天江支流,成了最好的护翼。

   呼延彻已经被黑夜遮蔽了视线,难以看清阵容全貌,惊疑不定:“难道是方阵改圆阵?”

   北胡狼骑已经列阵完毕,前方重骑,人马皆着重甲,后方轻骑精于骑射奔走,杀气冲天。

   普通北胡骑兵也紧随其后,十万骑兵杂乱地布置在运粮队的西南侧。

   他们并不是不想好好结阵,今日奔波劳累,休息时间太少,而且天色已晚,骑兵还要控制战马,结阵混乱也是常态。

   但此刻他们也深知情况十万火急,敌军即将杀来。

   一旦敌军养精蓄锐的骑兵成功渡河,借助步兵掩护从两翼杀出,到那时候,粮草和器械都保不住了!

   以重骑冲击敌阵,轻骑抛射,袭扰收割,即使十万骑兵疲惫不堪,凭借兵种优势和重骑优势,完全可以击穿大周军阵,反客为主!

   “元帅!敌军还在推进!!”

   呼延彻远远望见大周军阵接近,目眦欲裂,怒声下令。

   “全军冲锋,踏碎敌军!!”

   “取梁萧首级者,赏白银万两!生擒者赏白银两万两!”

   “拿下燕州!入主中原!我要大周生灵涂炭!”

   北胡军队终于吹响进攻的号角。

   顷刻间,十万北胡狼骑直奔南边的梁家军,人人咆哮,战马嘶鸣。

   震耳欲聋呐喊,似要崩天裂地!

   梁家军终于停止了迷惑性的推进,严阵以待。

   后方长弓手拈弓搭箭,做好仰角,准备抛射。

   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提振北胡狼骑的士气。

   北胡狼骑已然被梁家军这支大周步兵彻底激怒,只求一轮冲锋击穿防线。

   “轰隆隆……”

   即使这里是平原草地,地面依然轰隆作响,十万骑兵的冲锋,是大周建国以来未曾领略过的压迫感!

   坐镇中军的诸葛定,手心已经出汗,既兴奋又紧张。

   无论如何,梁家军必须死守不退!

   “迎战!!”

   诸葛定一声令下,身后大周的角声震天。

   沉闷的梁家军终于爆发出同样震耳欲聋的呐喊。

   北胡狼骑本是北胡骑兵之中的精锐,即使是重骑兵,全速奔跑起来也比步兵更快,相当于古代坦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