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

第54章 声声慢

   有人推波助澜。

   有人愤愤不平。

   有人是非不分。

   有人口吐芬芳。

   ……

   就在事情愈演愈烈的时候,苏省文旅发布了一条官微。

   “感谢许参为家乡创作的《声声慢》,这首苏州评弹的曲调,将家乡风景、文化和人情融入其中,用音乐诠释家乡的美好与温情,借此机会,把这首歌送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感受许参的才华和苏省的魅力!”

   这条微博一出,瞬间引发了网络热议。

   “什么情况,叁儿这些日子没发歌,原来是在给家乡创作去了!”

   “我有预感,这是小叁儿打脸来了!”

   “苏州评弹?什么东东,让我瞧瞧先!”

   ……

   大家点开链接,发现居然是mv。

   纷纷感慨:“用心了,够意思!”

   歌曲:《声声慢》。

   演唱:许参、赵雪儿。

   词曲:许参。

   画面缓缓展开,露出古老的苏州小巷,青石板路、白墙黛瓦。

   烟雨蒙蒙中透露着江南的韵味。

   镜头逐渐聚焦在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门前,牌匾上书写着“评弹雅舍”。

   镜头转入茶馆内,观众们围坐。

   舞台上,赵雪儿身着旗袍,抱着琵琶。

   随着琴弦的拨弄,赵雪儿用吴侬软语唱道:

   “青砖伴瓦漆

   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

   听众们都懵了,以为自己的声卡出现问题了。

   知晓这是苏省方言的人,马上打出弹幕:“我靠,吴侬软语!”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用方言唱的。

   细品之下,觉得非常好听。

   软糯婉转的语调,让人有种浑身酥麻的感觉。

   这时,许参的歌声适时地传了出来。

   “屋檐洒雨滴

   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

   怎么说呢,吴侬软语女声有天然的优势。

   还好许参的唱功了得,不然还真接不住。

   视频画面也由茶馆,切换到苏州古街上。

   行人络绎不绝,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

   在这喧嚣中,赵雪儿身着汉服,手持油纸伞,款款而行。

   许参则是在小船上,身着汉服,向岸边驶来。

   这时,镜头切换,许参和赵雪儿从拱桥的两边,缓缓地踏上石阶。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桥面上。

   随着步伐的移动,桥两侧的景色逐渐映入眼帘。

   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

   拱桥中央,许参和赵雪儿相遇,两人共同唱道: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

   零零碎碎

   点点滴滴

   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

   歌曲的最后,穿插着苏州评弹的历史画面。

   黑白影像中,评弹前辈们的风采依旧。

   这些画面与现代艺人的演唱交织在一起。

   像是在隔空对话。

   在结尾的时候,mv的最后画面定格在苏州的夜景中。

   高楼大厦与古典园林交相辉映,展现出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苏州。

   整个视频看完,观众们意犹未尽。

   来不及评价,又点开了重播。

   这次,他们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不愿错过任何一处细节。

   两遍过后,大家才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也太惊艳了,好听到骨头酥了!”

   “苏州评弹,是我老家的艺术,要不是许参这个mv,我都忘了!”

   “终于明白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听小曲儿了!”

   “不行,我要去订票,我要去听现场版的苏州评弹,我要去看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

   ……

   许参和赵雪儿的这个版本,许参创作时参照的是吴亮莹的版本,更接近苏州评弹。

   一时间,苏州评弹,吴侬软语等词汇,成了热搜词。

   大家还对许参和赵雪儿的演唱进行了投票。

   网友们纷纷表示:“对不起小叁儿,这次我选赵雪儿!”

   结果,赵雪儿的票数就高过了许参。

   随后,网上开始了模仿秀。

   全网争当“《声声慢》女孩”。

   这下男同胞们算是有眼福了,他们不参与模仿,只参与投票。

   一个个婀娜多姿的美女。

   一声声软糯婉转的语调。

   看的人是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随着歌曲《声声慢》的火爆,苏省也彻底出圈了。

   据苏省文旅统计,自歌曲《声声慢》播出后,来苏省旅游的人数比往年同时期增加10倍。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增幅,一是歌曲效应,二是往年的基数太少了。

   但经此一役,苏省的旅游业,算是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

   苏省这边也预料到了接下来的火爆。

   但没想到居然如此疯狂。

   叶成林在会议上强调:“所有酒店和饭店,在这期间一律不准涨价……”

   众人撸胳膊挽袖子,这泼天的富贵,他们一定要接下。

   其余各省的文旅,看着苏省的热火朝天,心里五味杂陈。

   他们万万没想到,旅游还能这样搞。

   起初,他们是懵的,后来是羡慕的,再后来是酸溜溜的。

   有的省市文旅局,也想效仿苏省,让家乡的明星代言。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谈及经费和作品的时候,各地文旅局手里的三瓜两枣,那些明星直接拒绝了。

   在这一点上,足见许参对自己家乡的偏爱。

   这让各地文旅羡慕得不行。

   艺海的马林,也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反转。

   原本万无一失的打算,结果苏省的插手,直接让这件事的性质变了。

   许参为家乡谋福利,他再过去拆台,那就不是与许参的个人恩怨了。

   艺海马上让人停手,不要触碰到红线。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造了这么久的势,哪那么容易说停就停。

   那些人还在网上大放厥词。

   “什么玩意儿,听都听不懂!”

   这次,所有人都不再惯着他们,大家群起而攻之,直接将说这话的人骂下线了。

   网友们不过瘾,把引发这次事件的主角谭辉盯上了。

   一时间,谭辉成了大家泄愤的目标。

   众人直接跑到他的微博下面开喷。

   气得谭辉直接关闭了微博评论功能。

   但谭辉作为艺海娱乐的艺人,大家又把矛头指向了艺海。

   “谭辉,你给我出来,我知道你看得见,你有本事放屁,没本事承担吗?”

   “龟儿子,你给老子滚出来,老子蜀道山!”

   “艺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没有公司的默许,谭辉能那么嘚瑟吗?”

   ……

   一时间,谭辉本人和艺海娱乐成了众矢之的。

   各种谩骂嘲讽声此起彼伏。

   就连中宣部都到艺海去喝茶了。

   迫于压力,艺海只能弃车保帅。

   谭辉就成了弃子。

   很快,艺海官微发了一则通告:“鉴于旗下艺人谭辉,存在恶意诋毁他人的行为,严重违反我司的文化理念,也不符合作为艺人的标准,现公司正式解除其劳动合同。”

   艺海这波操作,把网友们都看懵了。

   但还是有人欢呼雀跃起来。

   这说明,他们的这场斗争胜利了。

   虽然明白人都知道这是艺海在弃车保帅,把自己摘干净。

   但对于广大网友们来说,他们身先士卒,据理力争,打的敌人节节败退。

   最终,取得了胜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